孔聖門人,此時全都沉浸在這篇散文裡面,仔細的咀嚼回味。
“師叔祖在上,受晚輩們一拜!”
數百名孔門子弟,規規矩矩的對著程處亮行了師生禮。
孔志約也是一樣,“小師叔,我們一直追求先學,把先學看得無比複雜。現在小師叔的至理名言,讓我們大徹大悟。讀書人追求的,正是小師叔所說,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小師叔臨門,第一課就讓我們收益頗豐!”
“謝師叔祖指點!”
百名文士,聲音再一次響徹天際。
程處亮也沒想到,一篇散文會引來如此反響,更沒想到會引來孔門子弟的大禮。
那些南北兩派的人、那些勳貴子弟,都知道程處亮是長安城裡面橫行無忌的害蟲,可他們愣是一點招兒沒有,因為程處亮確實有大才,這麼多人見證,誰敢再提程處亮抄襲的事情?孔家人可不是吃素的,你敢質疑,孔門學子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你。
尤其是,所有名宿、大儒們都覺得這篇岳陽樓記可以供奉孔廟,足以證明了含金量!
李泰略微沉思了一會兒,“孔師,這篇散文其實也可以上報朝廷,給國子監分發下去,把忠君愛國、勤政為民的傳承,宣傳下去。”
李泰這個人別看小心眼瑕疵必報,但私底下和、大是大非面前沒像李承乾那麼作,對所有大學士都是老師或者先生相稱,從來不已本王自居,這點李泰還是很厲害的。
“殿下所言極是,下官覲見陛下後,一定轉達殿下的意見!”
“謝孔師!”李泰心頭一喜,孔穎達對李世民說,可比他對李世民說要美觀的多了,這代表孔穎達很看好他。
“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程處亮看向所有的儒生,“儒學之知識,不可不知;之魅力,不可不悟;之精髓,不可不察。學,可明得失、鑑是非、知興替、辨善惡,知古鑑今,彰往察來。亮,與諸位共勉!”
“共勉!”所有人起身,對程處亮拱手,聲音響徹雲霄。
不遠處,李世民、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遠遠的看著這一幕。
李世民的嘴角露出一抹勝利者的傲嬌笑容,“這小子確實有點東西,不枉朕大老遠的把陸柬之請來給他諸位。”
“確實啊。”房玄齡深吸了一口氣,“看來,臣讓房俊過去多走動走動,也是對的。程處亮為人雖然粗鄙,但程知節教育得當,大是大非面前靠得住!”
唉!
魏徵嘆了一口氣,一肚子苦水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無比的心塞。
李世民將一本書遞到魏徵的手裡,“玄成,朕想把這個普及下去,天下姓氏不分先後。”
魏徵翻了幾頁,頓時臉色一凜,“陛下,這……恐怕輔機和高相那裡說不通。”
李世民笑眯眯的看著魏徵,讓魏徵後背一涼,“玄成,朕不白使喚你,好人還讓你當。另外,魏書正就此離開弘文館,調去鉅鹿郡,在曲陽縣做一任縣令吧。留下來程處亮會找他麻煩,他的日子不會好過,鬧僵了你的面子上也過不去。程家人的揍性,你們也都清楚,況且程處亮還佔理。算是朕幫魏書正磨一磨菱角,待到政績卓越,再調回京城,你覺得如何?”
魏徵愣了一下,隨即臉色露出喜色,“臣,謝陛下洪恩!《百家姓》這事兒其實也好辦,明日陛下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此事可成!”
喜歡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請大家收藏:()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