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岳陽樓記躍然紙上,程處亮最後一筆寫完,其餘人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字如其人,氣勢綿長一氣呵成,彷彿是龍騰虎躍。
程處亮說自己的字很一般,登不得大雅之堂,現在看來,程處亮實在是太謙虛了。
再一看字,首先就是年號:
貞觀五年冬,國運昌隆。
憶岳陽樓有感,程處亮執筆,志約研磨,柬之先生等觀禮,以此作記。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場的人全都激動起來,有人情不自禁的已經顫抖出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不是聖人訓嗎?”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不也是儒學的核心嗎?”
“堂之高憂民,廟堂之遠憂君,這不是就所有學子們的讀書的最終目的嗎?”
“諸位!”
孔穎達整理了一下衣襟,對著眾人一拱手,“我師弟的這篇散文,能進孔廟否?”
“入得,入得!”
程處亮有大才,所有人都知道,也承認,可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寫出來如此牛逼的傳記就有點駭人聽聞了,這是天才中的天才,足以堪當一代宗師。
岳陽樓記雖然不是最好的散文,但岳陽樓記裡面卻有和儒學相關的最高言行,擁有範公最牛的人格魅力。乃至到了現在,範公所說的三嚴三實,也依舊盛行。
古代的文人,最佩服的就是大德大才之人,可程處亮佔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