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呢?
唐果強,一個演遍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男人,結果當年出道的時候,也是妥妥的奶油小生。
沙益,出道的時候就是演值巔峰。
這些人,都是長得帥氣,但是實力不錯的。
而在現代,實力不錯的也是有的。
就比如童磊之前想要挖角的朱億龍。
又比如李憲、張新成等人,其實都是長相帥氣,實力不錯的小鮮肉。
其實這一切的根本原因,說白了還是物極必反。
千禧年前後,我們的好劇太多了。
良心劇太多了。
結果因為都是良心劇,反倒是導致收視率不斷降低。
雖然實際上,市場份額是逐年增加的,但是收視率的降低卻也是實情。
為了提高收視率,圈內自然也就要尋求突破。
因為喜劇一直都是制勝法寶,自然也引來了許多人的跟風。
而作為娛樂圈的頂級喜劇大師,星爺自然也是被模仿最多的人。
但是……
不是誰都能是星爺的。
而且星爺也只有一個。
這也就導致了畫虎不成反類貓。
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是極其讓人感到尷尬的。
就比如星爺在《喜劇之王》裡的一分鐘變化多種表情。
星爺來表演,你就會認為那是真的如此。
但是換個一個人去演,你就會感覺這傢伙是不是有毛病?
然而這種和以往良心劇、正劇截然相反的“雷劇”,卻一下子吸引了當時還處於叛逆期的80後、90後們。
對於他們而言,這些看上去雷人的“雷劇”,卻彷彿有一種十分魔性的魅力。
偏偏這些“雷劇”的收視率都不錯,甚至有的還成了當年的爆款。
這才導致那一段時間裡,國產劇全都是“雷劇”。
哪怕是到了不可描述的那一年,雷劇也是存在的。
當然,那個時候的雷劇,就已經進化成了“沙雕劇”。
其實時代永遠都是在進步的。
也許會因為一時的原因而偏離,但最終都會迴歸。
就比如最近一段時間裡,一系列優秀的影視劇相繼上映,其實未嘗不是一種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