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的版本里,新聲班是一個純粹打醬油的存在。
甚至除去牛駿峰之外,其他人全都被各種diss。
原因就在於這些新聲班成員,不是新人演員,就是實力不佳。
讓這樣的一群人去和那些老戲骨對戲,尤其還是進行配音。
那這部綜藝也必然會變得沒有意思起來。
既然如此……
那為什麼不加深一下新聲班的作用呢?
就比如童磊剛剛想到的一個點子。
經過挑選,最終選出的這十二個女孩子將會每兩個人一組,每一組都會和張新成與彭玉暢參加兩期節目。
這不是四名嘉賓麼?
每名嘉賓在一開始的出聲音環節,是完全只聞其音,不見其人的。
只有被大家認可的嘉賓,才會出現在鏡頭前,然後根據三輪對決,四個人最終出現在鏡頭和現場觀眾前。
然後就是到了互動環節。
互動環節很簡單,由之前勝出的順序進行挑選,四個嘉賓依次挑選一位新聲班成員,然後進行最終的聲音大秀。
不過和原版不同的就是,這一次進行表演的場地,是在錄音棚裡。
在熒幕上,將會開始播放原片。
嘉賓需要和助演嘉賓,包括但不限於新聲班成員一同進行配音。
既然是《聲臨其境》,自然不會去考演員的演技。
這一點上,原本的《聲臨其境》做的其實並不好。
童磊當然明白,畢竟這些大咖們能夠願意出演,自然是因為價格合適。
而既然掏了錢,自然是希望能夠盡最大化的讓他們表現。
這才有了後來讓人吐槽的聲音大秀。
為什麼讓人吐槽?
明明是配音型別的綜藝,可最終的對決場景竟然比拼的是演技!
既然是《聲臨其境》,自然就是單獨考聲音而已。
你不願意玩,你可以不用來。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這樣會很麻煩,不好邀請到人。
但是當這個節目的收視率上來之後,自然也就會有人願意來了。
別的不說,圈內有的是名聲不顯,又或者是早就已經過期了的老戲骨們。
不是誰都如同富大龍一樣執拗的。
願意來的,自然薪酬也合適。
然後是九期的對決之後,就會出現最終的分組情況。
既然是九期,那自然是3v3。
當然,童磊想到這裡,還特意標註了一下,禁止邀請鄭愷。
其實說實話,鄭愷的實力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