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前世的《聲臨其境》,也是實驗性質的原創綜藝。這個綜藝雖然開創了國內配音綜藝的先河,但是根據後兩季的反響來看,顯然是差了一點意思。
至於差在哪裡,童磊既然要做,自然也思考了許久。
思來想去了半天,還是弱在競技性上。
其實這種配音型別的綜藝,本身的可看性是十分薄弱的。
為什麼選秀類節目那麼多,尤其是歌唱型別的選秀節目?
原因就是因為歌唱型別的選秀節目強調的是競技性。
好聽就是好聽,就連普通觀眾也能夠聽得出來哪個更好。
但是對於配音型別的綜藝而言,比較考驗的就是專業性。
就比如同樣的配音。
也是分為兩種情況的。
一種是根據演員的年紀,進行配音。
老人配老人,年輕人配年輕人。
少女配少女。
除非極特殊的角色,否則不會出現蒼老的聲音去配少女。
反過來也不會。
也就是傳說中的完全配音。
這樣的情況下,配音演員的聲音是無限接近於原音的。
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另外一種,也是童磊最近才知道的。
那就是配神韻。
比如配音演員本身的聲線十分特殊。
就比如和萌萌的聲線。
又比如李雲龍的聲線。
這兩種聲線都是極具個人聲音特色的情況。
而顯然,這樣的兩位演員如果去配其他人的聲音,就必然會讓人出戏。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配音演員極力去找尋原本演員的聲音特點,從而去進行二次創作。
當然,這就如同走鋼絲。
稍有不慎,就是晚節不保。
這兩種方法,普遍大眾認可的是第一種。
畢竟既然能夠被單獨拿出來配音,那麼這部戲就必然是有著受眾的。
比如一些經典的影視劇的角色,如果去進行配音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出現第二種情況。
而看點,也就是在這。
然而問題是,這個綜藝的競技性太差了。
弱競技性,也就註定了這部綜藝也許能夠憑藉著一開始的熱度火一陣子,但是最終卻會被淘汰。
原因就在於此。
但既然這是實驗性質的配音綜藝,那為什麼不能再“實驗”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