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謹知道她在想什麼,放下說理的書卷:“鄭婆婆,你有事麼?”
老太太說自己夫家姓鄭,濟世堂的人都這麼叫她。
鄭婆婆聞言,神色猶豫地看著晏謹。
晏謹定定地看了她一會兒之後,直言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前段時間來京城,是為了你的孫女鄭芸兒被害的事情。”
聽到晏謹這麼說,鄭婆婆十分驚駭,滿臉慌張地看著晏謹:“大人……”
晏謹繼續道:“你是景縣人,與孫女鄭芸兒相依為命,鄭芸兒今年十六歲,你們原本在景縣的官道邊上開了個茶棚為生,但是,八個月前,鄭芸兒無故失蹤,你去報官無果,大概五個月前,江中打撈起一具屍體,最終確認為鄭芸兒,但官府最後斷定,鄭芸兒是失足溺水而亡,但你並不信。”
晏謹說到這裡的時候,鄭婆婆已經無法維持自己的情緒,當場嗚的一聲,哭了出來。
大約是已經隱忍了太久,鄭婆婆的情緒已經失控。
直接當場跪了下來:“大人,求求大人為民婦女做主啊!”
“我苦命的孫女,她死得好冤枉!”
“大人,我的孫女,她不是失足溺水,她是被人害死的啊!”
“她是被京城邱家的人害死的啊!”
鄭婆婆說著說著,情緒越發激動,當場咒罵起了邱家的人。
晏謹今日得到的訊息,便是著人調查此事的眉目。
這婆婆身上帶著秘密,還居住在濟世堂,與謝楚楚切身相關,晏謹多了幾分心思。
綜合前面跟鄭婆婆說過的話,他套出了一些訊息。
鄭婆婆來京城,是想告御狀,可惜,她身體不好,倒在了濟世堂門前,最後被謝楚楚所救。
她在濟世堂住了下來,原本是打算拼了一把老命,去給自己的孫女討個公道,但是,謝楚楚的一番話,讓她冷靜了下來。
而後,隨著在濟世堂住下來,鄭婆婆聽到不少關於謝楚楚的事情,也知曉了她的身份是大將軍王的義女,身份很不一般。
鄭婆婆想讓謝楚楚幫自己,但一方面,謝楚楚這段時間比較忙,極少來濟世堂,一方面,謝楚楚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不太想連累謝楚楚,且謝楚楚是女子。
後來,晏謹考中了進士,鄭婆婆又將希望放在了晏謹這個朝廷官員上了,尤其,坊間都傳聞,新狀元郎不懼怕邱太傅,將邱太傅的孫子,告上了公堂。
晏謹將鄭婆婆扶起來:“我只是瞭解了一些情況,你仔細跟我說說你的冤屈。”
鄭婆婆抹了一把眼淚,想到孫女的死,她語氣狠狠地說:“大人,民婦的孫女不是失足溺水,是被人殺害的,是被邱太傅的長子邱長盛擄走凌辱虐害的。”
鄭婆婆當日在景縣告狀的時候,也是這麼跟縣令說的。
但是,聽到邱太傅的名字,那個縣令就臉色大變了,而且鄭婆婆沒有任何證據,只說了在鄭芸兒失蹤之前,邱長盛曾在他們的茶館休息過,見過鄭芸兒之後,便讓小廝出錢,想要買走鄭芸兒,鄭婆婆和鄭芸兒不肯,邱家的小廝便對鄭芸兒有無禮之舉,多次騷擾。
“芸兒失蹤的前兩日,急慌慌地從外面跑回來,頭髮凌亂,衣裳也被人撕裂了,她哭著說,姓邱的畜生要強行帶走她,我們不過是平民百姓,哪裡鬥得過這些大官人,我們祖孫十分害怕,便打算第二日就去山中躲起來,可是,沒過兩日,芸兒就不見了!”
說到這裡,鄭婆婆又掩面哭了起來,怪自己沒有立刻帶著孫女離開。
晏謹著人去查了,之所以能查到這件事,是因為鄭芸兒的失蹤,在當地傳開了,且鄭婆婆報過案。
鄭婆婆將事情的經過,完完整整地告訴了晏謹,從邱長盛出現,到鄭芸兒失蹤,她報官,但官府遲遲沒有結果,最後找到了鄭芸兒的屍體,景縣縣令斷定鄭芸兒失足溺水。
鄭婆婆不信,還要報官,最後直接被景縣縣令攆走了,還有人警告她,若是再詆譭邱提督的名聲,沒有好下場!
報官無門,鄭婆婆多次求死,可在臨上吊的時候,想到孫女死得那樣冤枉,她就不能安心。
她們祖孫是賣茶的,聽說各路的訊息,鄭婆婆比一般人有些見識,既然景縣的縣令不幫她,她聽聞當今皇帝是個明君,他打算來京城,告御狀!
不想自己的身體不爭氣,剛來到京城,就暈在了路邊。
此刻,她將晏謹當成了的救命稻草。
“大人,你一定要為民婦做主啊,芸兒她死得好冤枉啊!”
晏謹:“你放心,我既然知道了這件事,便會去追查,你這段時間,不要隨意出門,免得邱家的人發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