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慄兒頓時有些無言,唐梅兒也顯得十分無語。
隨後姐妹兩人默契的不再說話,手拉這手往廚房走去。
沒過多久,沈七果然載著孫飛以及他買的大半車林林總總的磨坊裡用得著的東西回來兩了。
沈七果然買回了一條差不多兩三斤的大鯽魚。
唐坤和老孫頭和趙氏辛苦了一個上午,總算將窩棚收拾妥當了。唐慄兒乾脆讓沈七將馬車趕到了窩棚邊上,將買來的所有東西都先安排放在窩棚裡。
吃過晌飯,自己村裡兩個手藝最好的石匠師傅也揹著自己的家當來到了窩棚裡,開始在石頭山上就地取材選擇起合適的大石頭敲敲打打的按照唐慄兒規定的尺寸做起石磨來。
吃了晌飯,沈七還要再回鎮上接譚木匠以及李老三父子回慄山村,唐慄兒乾脆讓他去鎮上看一看瞧一瞧問一問,鎮上那些可以拉磨的驢子來。
“或者,你還可以問一下耕牛的價格…”
唐慄兒突然想起自己手裡還有一百五十畝的荒地,不由得再加了一句。
“好。我可以先問問價錢,貨比三家不上當,我先多問幾家賣牲畜的再說…”
沈七倒是很快明白了唐慄兒的意思,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將家裡的事全部安排清楚,唐慄兒總算又有了時間在張斌的指點下開始一筆一劃的學認字寫字。
她還是不想做睜眼瞎。
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學會認字寫字對一個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她總不能以後每次寫菜譜看賬本都假手於別人吧?
張斌倒是無所謂,只要和唐慄兒在一起,他做什麼都無所謂。
不過,讓他覺得很是詫異的是,唐慄兒學認字的速度很快。有很多字他只要教了一遍她就能夠在做出標記後牢牢的記住,然後一筆一劃的學會寫。
他當然不知道,唐慄兒做的標記是拼音。有了拼音,她肯定再也不會忘記。
張斌不愧是解元郎,不過短短几天的功夫他就發現了唐慄兒標記的不同之處,從而纏著唐慄兒講給他他聽。
唐慄兒奈何不了他,只得將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以及聲調都教給他聽。
他人聰明,接受能力也超強,不過幾天功夫,就將拼音學得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雖然不清楚唐慄兒為什麼會知道這些,但是他卻知道,這和做菜一樣,同樣屬於唐慄兒的秘密。
他現在不能問,因為問了唐慄兒也肯定不會說。
其實他現在也不明白,到底是唐慄兒這個人吸引了他,還是唐慄兒身上的秘密吸引得他一直想要不停的挖掘下去…
他只知道,他現在不僅離開不了唐慄兒炒的菜,也越發離不開唐慄兒這個人。
張斌不僅自己學會了拼音,還將拼音教給了唐橋和唐傑兄弟兩個。
他們偷偷的用拼音將秦夫子每天教給他們的字都用了拼音標記,認字的速度果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秦夫子教給他們認識的字,他們再也沒有忘記過。
時間一天天過去,唐慄兒在鎮上的門面終於可以開張了。
因為直到最後她都沒有想到辦法解決採光的問題,她乾脆將整個門面都裝修成古色古香,並在門邊和門面裡面都點起了古色古香的木製燈籠。
這樣成本雖然高了不少,但是不管怎樣,門面確實光亮了不少,而且還有一種很特別的意境。
因為磨坊還沒投入生產,紅薯粉絲還沒有生產出來。所以開張的時候,唐慄兒準備了足夠的麵粉,用來做拉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能夠將拉麵做的更好,這些日子唐慄兒可是將家裡買的麵粉全部用來練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