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卿:“那到是,你看黃老三,開皮鋪賺幾個錢?還不如倒騰大煙來得快。”
吳善寶:“我聽黃老三跟人說,出號後悔了。”
朱瑞卿:“那不是後悔,那是眼紅。他後啥悔,那大煙讓他搗騰的,錢賺海了。”
林玉軒:“那也不是好道來的,擔驚受怕的,那像咱在義和順,如作地就把錢賺了。他賺十萬,咱賺五萬,也比他得勁兒。”
鄭慶和回到義和順,直接進入鄭慶義辦公的會客廳:“二哥,我回來了。”
鄭慶義:“三弟,大哥在那兒咋樣。”
“他很滿意。下個月能開業。你給雜貨鋪送的貨準備咋樣了。”
“我讓陳士中帶人帶貨過去。讓你提前回來好,我要到上海、福建去一趟。恐怕也得兩月,趕年前回來。這段時間你多照顧一下。帳期到了又得分掉不少錢。”
“累一大年,分點就分點唄。”
“有人該拿,有人不該拿。”
鄭慶和問:“誰不該拿?”
鄭慶義:“還用說嗎?吳老善他們幾個正經事幹不了幾件,遇事就瞎嗙嗙。這錢讓他們拿走我心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咋說呀,當初,你難的時候還幫過你。”
“這些年,他們都沒少得,不行!到時候的時候必須讓他們回家。每年給點分子錢養老,那就不少了。算了,先不說這個。他們幾個湊一塊唏唏哈哈的,不知又說些啥。把他們叫來商量幾個事。”
吳善寶第一進來:“東家,茶葉不錯,義和厚那兒有賣的嗎?”
鄭慶義:“我就準備到那兒考察一下,找長期供貨的鋪子,不行就去包茶山。”
朱瑞卿進來,自己找沙發坐下。
鄭慶和:“二哥,上海江浙一帶,你有別的貨進。幹啥非得到福建進茶葉?”
鄭慶義:“雜貨,雜貨,雜而出貨。咱這疙瘩的,賣花茶的、綠茶的多。到鄭家屯、通遼,我發現,他們那兒大多都喝紅茶。就讓夥計到福建那買些,喝著都說不錯,連喬向齋都說好。”
鄭慶和:“那你進貨可別忘了義和福。”
鄭慶義:“這都沒問題。春熙,大哥那小子常海的事,我想給他開個小鋪,讓他自個兒闖去。寶泉街那兒新蓋的房子找個好位置,我看兩間足夠。”
吳善寶:“讓他進義和順或義和厚,費那麼大的事幹啥?還得花錢,整不好賠了呢?”
鄭慶義:“這是我家事,用不著你參和。以後來親屬,能不管的都不管,最多給出個鋪保。都進義和順,他們能幹啥?用他們管事,還不整的亂糟糟。你說那個鄭慶恭,一天秧子似的。當初我咋想的,讓他幹稽核。本來沒事,到讓他整出事來。”
吳善寶忙問:“整出啥事了?”
鄭慶義一聽,忽然覺得關於玉花抽大煙的事不能往外說,免得讓他們笑話,就不吱聲了。
鄭慶和急忙插嘴:“哎呀,聽大哥說老妹一家要來,你這麼說那咋整?”
鄭慶義:“妹夫挺老實,到時候的時候再說吧。我這次去南方,新糧下來不一定回得來了,你們幾個一定要安排好,把陳糧都賣了。林老玉,頭一年收地租你要看好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