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中望著遠去的佳代說:“從那兒掏換來這麼漂亮的日本姑娘?”
鄭慶義笑道:“我真沒想過要僱日本人,她這一來,到是提醒我了,是該僱幾個日本人。不過,她可是島村的小姨子,硬塞給我的。不要不行啊。利用好了,咱不吃虧,不行,也就多搭兩子。就當給島村溜鬚拍馬了。她穿的那身衣服真不錯,這兒日本娘們不少,義和厚得進。”
陳士中:“三泰棧經理島村?”
“嗯哪。賈正誼送來的。”
“不會是島村給你安的釘子吧。”
“安啥都得認,不過,他不會把小姨子也捨出來吧?”
陳士中大笑起來。
鄭慶義:“難得你這麼開心。帳期到了你讓帳房攏攏,開張大半年了,多少也得分點身股錢。是不是人都選好了,帳期後,我帶著先去浙江、上海,然後再到福建。都說那兒的茶葉好。我想要是能包幾座山讓咱包銷那就好了。”
陳士中:“東家,真要把商場搞起來,這投資可是不小呀。別的不是別的,就是到南方建立穩定的貨源基地,這錢就不能少投。別說擴大門面,還要搞批發。”
鄭慶義:“有本圖利,不下本錢,那來的利潤?不過,我想去主要是為了茶葉。要想壟斷五站茶葉市場,要選擇最好的茶葉基地。其實我的目的是讓島村知道中國的茶最好。”
陳士中:“哦,人家請你喝一次茶,到現在還勁兒勁兒的呢。人,我都經過嚴格考查。你會滿意的。要不是福建那兒非得讓你去,就不用你操心了。先前去的人開局還不錯。”
鄭慶義:“他們從上海發回來的布疋比京廣賣的要好。雜貨也不錯。這次去,各地多留下一人,布匹雜貨以上海為主,綾羅綢緞專從江浙進。我看站內不會有人趕上咱的。”
“要是這樣的話,批發部得快點辦嘍。”
“對,日進街那兒倉庫都蓋好了,年底就能用,明年開始蓋樓。等日本去的人來信兒,問問他們是在大阪還是在哪兒開個鋪子。從日本直接進貨,三泰棧休想勒我大脖子。”
“東家,要是這樣的話,他安多少釘子也奈何不了你。”
義和順,吳善寶、林玉軒和朱瑞卿正在閒聊。吳善寶:“哈,帳期快到了,分幾萬子不成問題。”
朱瑞卿:“那幾個小會計算出數來了?”
林玉軒:“吳老善是誰,心裡有數。”
吳善寶:“朱老瑞別小看我了。別的不行,一進一出的大數,我還是掌握的。他今年為何敢增這麼大的投入?少說也有百萬之數。”
朱瑞卿:“賺錢了唄,要不抽出這些錢,利潤還增加一成。”
吳善寶:“關內銷路開啟了,派去那麼多人,把直隸、山東各地存糧,消耗多少糧都搞清楚了。他要控制四洮鐵道沿線。就地存糧。東南北他用大車往回拉。”
朱瑞卿模仿鄭慶義口氣:“手裡有了糧,心裡就有了底,到時候的時候就……。”
林玉軒大笑道:“學的還挺像啊。”
吳善寶:“行了,行了。酸不酸啊。十年了,咱哥幾個分了多錢?”
朱瑞卿:“開兩鋪子沒問題。我到沒想開鋪子,就想當初這一步走對了。要是還在人和長,怕是這些年不如一個帳期分的。”
林玉軒深有感觸地說:“可不是咋的。雖說我晚來幾年,可身股錢沒少得。”
吳善寶:“是啊,前提是你得有身股。沒身股不是做夢嗎?跟著鄭老寒,就是有錢賺。還開啥鋪子呀。”
朱瑞卿:“開了鋪子就能年年保賺錢呀。街裡比咱有能耐的人多了去了,咋的?開的鋪子一年下來,也沒咱得的多。這一天吃香的喝辣的。開鋪子想都沒想。要是賠了,上哪吃香的喝辣的。”
林玉軒:“我是多虧進了義和順,要是在以前的鋪子,三年一個帳期,還沒咱一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