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御廚友浦心情沒在這兒,只是島村請來喝茶,不好拒絕:“放心吧,我一定會來的。只是當前的事,那有這心思。你叫我來,不會只是喝茶吧。你如何幫我解決這難題?”
島村喜久馬賣弄地說:“你別急,我也是從喝茶悟出來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領略好他們的文化,我們就難以佔穩腳跟。這就象喝茶,原本是唐朝傳入我國的,經過上千年的改造,形成我們自己特點的日常茶飯事。想把滿洲佔為己有,你就得有耐心學習、感悟它的文化,這就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感化他,改造他,為大日本帝國所用。這就是我們大和民族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別。”
御廚友浦沒有弄懂島村喜久馬的意思:“這和我有什麼關係。”
島村喜久馬進一步地說:“咱們來到滿洲,不要考慮現在的一得一失,要想到長遠的利益。中國有句古話:‘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不僅僅只是佔南滿鐵道線,我們要站在帝國利益上面,我們要佔領的是整個滿洲,甚至是整個中國。這是多麼偉大的事業,不會是一代兩代人就能成功的。我們屈居一個小島,人少,不可能把他們都殺光。就要有以少制多的方法。沒有文化的溶合、滲透是很難做到的。”
御廚友浦對島村的話深有同感:“你對中國文化了解很深啊。”
島村喜久馬聽御廚友浦誇獎,十分高興,又說起來:“只有瞭解了,我們才能更好地統治。中國的字一個字有好多意思,多音字,多意字。這個‘兌’字,我們理解為‘買賣’滿洲人賣,我們買。可中國字典裡有三種解釋。兌付、兌換、兌現。實際就是一個意思換。我們上當了,兌契,用我們的契,換他們的契。他們的契是卻租契。地是租來的。”
御廚友浦:“你說的這些我是一點不懂。還自稱中國通呢。跟島村君你比,小學生的不如。”
島村沾沾自喜:“我也是現學現賣。”
御廚友浦感慨地說:“我們日本人都象島村君這樣,何愁統治不了滿洲人。”
島村喜久馬見御廚友浦上心了又賣弄:“中國有句古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又想到什麼辦法?”
島村喜久馬倒上一碗茶,遞給御廚友浦:“彆著急,慢慢聽我說。說來說去,茶到日本就是一種沫茶,喝法也單一。可中國茶品種多,喝法也多。我們要想把中國茶喝出滋味來,也不能用一種喝法。要用不同的方法喝遍所有的中國茶!這就是我從茶遇水而發有所悟,我們不要和滿洲人爭一時之短長,我們要的是永久佔領,使滿洲成為大日本帝國的領土,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御廚友浦耐心地聽島村的長篇大論。島村說完後,就喝了一大口茶,用手絹擦擦碗口遞給島村喜久馬:“我的悟性太差,你就直說了吧。”
島村喜久馬接過碗把碗裡的茶一飲而盡。放下碗說:“你看就咱倆,無需那些規矩。滿鐵會社本部,一定急於你儘快想辦法對付尹壽松。三稜、三井和三泰棧他們上層人物都是這樣。你硬跟他們對著幹收穫甚微。守備隊搬去了,是你的一招妙棋。中國有句俗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莫不如以柔克剛。‘柔和之術,借力打力,後發制人’。”
御廚友浦重複島村說的話:“柔和之術,借力打力,後發制人。”
島村喜久馬換一個茶杯,又倒上茶水,遞給御廚友浦,然後堅定地說:“對——!這就是他們搞市場,你也把市場搞起來,以市場對市場。鐵道東側只有石友三的德昌燒鍋。你要是把鐵道東側規劃起來,以免稅,低息借款建房等手段,不怕吸引不來人,商人圖的是利。這不正好是文武相濟嗎?他們建市場,產出來的那些東西,不可能都自己消耗掉,總歸是要運出去,想運出去,他們就離不開鐵道,四洮鐵路局在你的控制之下,沒有了運輸,他們還能與你對抗嗎?我相信,那塊土地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
御廚友浦大喜:“哎呀,島村君,你不僅是商人,這辦法太好了。先讓站內的大商號都到那建個鋪子,形成規模,一定能與一面城抗橫。”
島村笑道:“不愁了吧。先修一條路,由市場大路過鐵道,直通一面城。這條路不能延續市場大路叫法。站內路名,你起的不錯。看看大路叫什麼名。”
御廚友浦:“叫什麼名?‘柔和之術,借力打力,後發制人’。我看就叫‘制滿大路’。”
島村低聲重複說:“制滿大路,制滿大路。”重複兩句後,突然高聲喊:“不——!大日本帝國目標最終是佔領滿洲。要佔領,就得讓滿人與大和民族溶合。溶合就是共榮。我看就叫共榮大路吧。”
御廚友浦馬上叫好:“就叫共榮大路。”
島村對自己突發奇想,為御廚友浦提供了可以的路名,感到非常滿意,看著興奮的御廚友浦問道:“怎麼樣?這茶沒白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