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天仙大能,一旦道心動搖,就有殞落之險。
如今的凱恩,不但能看透一些事物的法則本質,也習慣了從一些古怪的角度看待事物。
比如他現在就確定,缸中腦是儀式的一部分,整個神秘事務司最特別的幾間房,構成了儀式的全部。
這個儀式的具體說道,是以法則的研究態度,去研究歲月和死亡。
毫無疑問,長生不死,是巫師們非常渴望的一種神秘。
俗話說,越是擁有的多,越是捨不得死。
而在超凡的圈子中,死亡法則,時間法則,絕對是最受追捧的法則科目,從自不量力的小巫師,到有移山倒海之能的大宗師,為了長生,肯不擇手段付出任何代價的,大有人在。
這也是為什麼黑暗邪穢總是猖獗的原因。
生是正,死是負,研究死亡,就涉及黑暗,涉及黑暗,哪怕有堂皇大道可走,也不可避免的會漸漸被扭曲心智。
因為黑暗是邪穢的溫床,而人的負面情緒,人的劣根性,是可以理解為邪穢之種的。
哪怕就是常人眼中的聖人,品德高尚,人格近乎完美,想要長生的執念,都能轉變為邪穢之種,隨著長時間的研究黑暗而被扭曲。
其他的劍走偏鋒的,更是無需多說,相關的知識儲備都不夠,強上專案,結果最後就是走上迷途,在邪穢之路上漸行漸遠。
不管怎麼說吧,發達的超凡文明,必將孕育非同凡響的死亡文化。這裡的非同凡響,指的是類似現代凡人推動科技發展般,大規模的、系統的研究,從而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在曾經的魔法輝煌時代,有大量的巫師,明著或暗著研究死亡和時光法則,從而留下了較為豐富的遺產。
不列顛魔法部神秘事務司,就收藏了這類遺產的一部分。不明所以的按照相關文獻的指導,擺下了這樣的一個大型儀式模組。
或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相對妥善的封存方式。可在凱恩眼中,卻是典型的不穩定因素。
來在第二個房間,這個百多平米的房間內,最醒目的是位於中央的巨大石坑。
是坑的中心,則是象徵死亡的帷幔。
環繞四周逐級下降的石階,寓意逐漸衰老,步向死亡。
雖然沒有風,但帷幔輕輕地擺動。這是因為,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靈魂穿過帷幔進入死之國度。
正如思想之室中的大腦能吐出真正的思想觸鬚一樣,死亡之室的帷幔也具有實際的力量,大部分成年巫師,都知此事。
這也是為什麼{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篇章中,當哈利登上帷幕所在的臺子後,食死徒都停了下來。
當時只有不畏懼死亡的小天狼星和瘋婆子貝拉特里斯,敢於在臺子上決鬥。
而那場大戰中,除了食死徒和鳳凰社的成員們,哈利的夥伴們對帷幕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赫敏和羅恩,在此之前都從未接觸過死亡,赫敏在這裡表現出的是以恐懼為主的情緒,而羅恩卻顯得鎮定,甚至有些無動於衷。
這顯然是兩種面對死亡的態度。
金妮·韋斯萊在{哈利波特與密室}篇章中,曾因湯姆·裡德爾的筆記本引發的蛇怪事件而接近死亡;納威則時常與雖生猶死的父母相處,甚至在幼小時目睹父母遭到折磨。
所以這兩人,當時一動不動地凝視死亡,似乎被死後的世界迷住了。
盧娜則通哈利一樣,都曾失去親人。因此兩人都似乎聽到了帷幕中傳出了低語呢喃。就如同兩人都能看見夜騏。
可以說,帷幕之廳,的確是很神異。
可這份神異,在如今的凱恩眼中,不過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資訊排列和按照一定規律分部的神秘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