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後,九華山,靈秀峰。
日頭剛過正午,青竹院北首的一間臥房內,門窗緊閉。
蘇子陵赤著雙足盤膝坐在床榻上,雙手交疊落在小腹,閉目凝神,鼻息隨著胸腹之間的起伏緩緩而動,或是七息一呼,吐出沉痾廢氣,或是九息一吸,納入清新空氣,呼吸之間,氣脈漸漸變得悠長,自然而然凝練出點點內息,順著無形經脈沉入臍下丹田之中。
這是三日前,他從蘇婉真那裡得來的《抱元功》。
正所謂“抱元守一,定中生慧”,修行此功,能萃取內息,導引丹田,打坐入定,磨鍊心性,為內功初學者打下極為堅實的基礎。
本來按蘇婉真的意思,是絕對不會如此之快就教他內功訣竅的,只能先練練樁功拳腳,最多再教幾套簡單劍法定招。
因為內功修習,禁忌過多,尤其是入定行功,稍有差池,就要行岔經脈,極易反噬傷身。
而這,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
首先,修習者要明瞭功法中的術語何解,比如“左脈行三寸,運兩寸,吐七息”中的“左脈”為何,“行”“運”有何區別,“寸”是多短,“息”是多長,種種釋解,都要了然於胸。
當然,若是有授業之師時刻耳提面命,這一要求自然是極易達成。
其次,修習者要做到“虛實相照”。所謂“書言為虛,自身是實”,書中所言穴道方位如何,經絡排列如何,自身實際是否與其一致,若不一致,又當如何,對內功修習是否有礙,若是有礙又當如何解決,等等等等,必須慎之又慎。
再次,修習者需牢記內功執行線路,熟悉內息如何運轉,需行走哪些經絡,還有途經的穴道方位,必須分毫不差,不可有任何錯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休息內功需要沉靜穩定,需要全神貫注,不可急功冒進,更不可心生雜念,否則運功差錯,半途而廢,輕則內息散盡,重則經脈損害,有性命之危。
正因為有著如此多的要求和禁忌,蘇婉真本不同意蘇子陵修習內功,不論他如何心有智計,甚至智慧過人,但在她看來,終究只是一個五歲的孩童,實在無法令人放心。
卻不想,蘇子陵暗地裡找到她,直接表展露出了遠遠超出常人的記憶能力,是真正的過目不忘,簡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然而她不知道的事,蘇子陵依舊有所保留。
因純陽意念的緣故,他無論見過什麼,聽過什麼,還是聞過什麼,摸過什麼,只要在“五覺”感官之內,只要有過交集接觸,那麼只需短短一瞬之間,就能將其牢牢記在心裡,久久不忘。
這才是真正的驚世駭俗。
不過就單他表現出來的,就足以令人驚歎了。
在這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面前,無論悟性還是心性,都被蘇婉真給忽略了,況且他的悟性與心性也確為上佳,並非不堪造就的愚蠢之輩。
加之蘇子陵充分發揮了撒嬌賣萌的天然優勢,令她心甘情願就將《抱元功》傳給了他,細細將涉及到的穴道經絡、運功訣竅講解一遍,又親自指點看護著執行了一遍,這才放心任他修習。
接連修習了三天,蘇子陵對《抱元功》的運轉法門已經極為熟絡,純陽意念高懸,心境似古井無波,生不起半絲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