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冬陽燦爛。
寬約二百步、長約十餘里的御街上灑滿了陽光。
御街,皇家專用道路,百姓禁止通行。
其前方,便是大宋皇宮第一門樓,宣德樓。
御街兩側都挖有河溝,河溝內外,有荷花、杏樹、桃樹,而在最外側則是御廊。
御廊之上,店鋪林立,是百姓出行遊賞的集聚之地。
而此刻,御廊上面擠滿了人群,目的地正是宣德樓。
人群密密麻麻,接踵摩肩,有書生、士子、官員、星散的禁軍士兵,還有很多看熱鬧的百姓。
寇勇身穿官服,手裡捧著他爺爺寇準的靈位,大步走在最前方,後面兩人則是捧著血書。
後面蔭封的公子哥兒們也都大多穿官服,然後捧著自己父輩甚至祖輩的靈位,還有的抱著孩子。
書生士子還有一些閒官們,皆穿戴白色儒袍,挺胸抬頭,朝前走去。
張拱辰和蔡京也赫然出現在人群中。
張拱辰聽從父命,乃是為了探聽更多訊息,而蔡京則是想看一看朝廷到底會如何處理此事。
禁軍士兵不多。
有十幾個身穿兵甲,身有殘疾的老兵走在最後面,還有的則是身穿便裝,裝作百姓觀望。
除了這些準備靜坐的人外,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做生意的攤販了。
賣茶水的、賣炊餅的、賣糖葫蘆的、賣羊肉湯的,都牟足了力氣吆喝。
在他們眼中,這可是難得的商機,
一時間,宣德樓前就像一個大集市般,熱鬧非凡。
不多時,陽光愈加耀眼,宣德樓下坐滿了人。
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至少有三千人,將整個城樓門下都填滿了。
而城門下,一群禁軍士兵們手拿兵器,面無表情地護衛著城樓。
皇城士兵們知曉這群人不敢衝進來,他們也接到命令,不得動武,故而只能這樣耗著。
片刻後,宣德門大開。
韓琦、曾公亮、富弼、歐陽修、文彥博、韓絳、張方平等人都來了。
寇勇識得韓琦模樣,數年前他還收過韓琦的壓歲錢呢!
而韓琦等人,自然也識得這個自小就潑皮無賴的萊國公之孫。
寇勇迅速起身,舉著血書高聲道:“韓相,《兵政三百條》處處針對我等蔭封子弟,朝廷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不然我們不服!”
“不服!不服!我們不服!”周圍的人也同時應和道。
韓琦冷著臉,厲聲道:“國之大策,誰敢造次!”
“竟敢在宣德樓前靜坐,是誰給你們的膽子,此舉形同造反,速速離去,不然本相將你們全都抓進監牢!”
聽到此話,寇勇的二愣子脾性就湧上來了。
“你抓呀!我們活都活不下去了,還怕入獄?我們只是想要個說法!憑什麼要裁撤我們的功名官職,我們觸犯哪條大宋律法了?”
“是啊!我們觸犯哪條大宋律法了?”
“我們的父輩為了大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朝廷就是這樣對待有功之臣的後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