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日,趙頊主要在忙碌英宗的喪事。
各種禮制、章程,都需要他簽定。他也終於明白為何宋代的幾任皇帝都短命了。
操心事兒太多。
要和臣子們鬥智鬥勇,還要在遼國和西夏那邊打腫臉充胖子,甚至裝孫子。
此時,趙頊已經認定,大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
唯有錢,才能讓大宋的腰桿硬起來;唯有錢,才能讓他的腰桿硬起來,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接下來的變法改革,他只有一個目的:賺錢。
第三日。
韓琦來到垂拱殿,並遞上了精兵簡政的執行條例。
“官家,曾明仲與歐陽永叔今日都染了風寒,不能見駕,不過此條例,二人亦有貢獻,請官家審閱。”
聽到這話,趙頊頓時笑了。
此條例,本就是韓琦主理,他一人見駕並無問題。
而韓琦故意提起這二人,一是要讓趙頊明白,二人知曉這是個難啃的骨頭,稱病躲起來了。
稱病臥床,那是歷代臣子的老伎倆了。
韓琦又提出二人亦有貢獻,則是清楚此條例一旦執行,那定然會得罪一批人,到那時,如果出現意外,曾公亮和歐陽修必須要和他一起背鍋。
這些老臣,每個人都至少有一百個心眼。
趙頊翻開條例,認真看了起來。
不多時,趙頊眉頭皺起,面色陰沉,看完後,長嘆一口氣,然後陷入沉思中。
韓琦手心冒汗,有些緊張,他試探著問道:“官家,莫不是這些條例過於冒進了?”
趙頊面帶苦笑,搖了搖頭。
“不是冒進,是太保守了!”
此條例寫得很具體,很精細。
如何裁官?
其一,改變官員遷升制度,增加遷升考核年限;其二,減少貴族子弟不經考試便可透過門蔭制度獲得功名的名額;其三,罷免年老體弱,品行不端的官員……
如何裁兵?
變兵為民,遣返住地,由各地州縣安排事宜……
這些條例,和當年范仲淹的策略幾乎無差別,並且有些條例更加溫柔。
條例後面的綜述還寫著:若按此條例執行,三到五年便可減官兩成,減兵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