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相,非也非也!下官認為官家乃是客氣。泰山封禪,那可不是一般君王能做的事情,誰能拒絕這等榮耀?”
“始皇帝統一華夏,開啟泰山封禪大典;漢武帝建立盛世,打通西域,多次前往泰山封禪;光武帝重建大漢在泰山之巔更衣行封禮;還有唐高宗、唐玄宗,建立大唐盛世,遂有封禪泰山的資格。此外,便是我朝真宗皇帝,在泰山之頂,詔王旦撰《封祀壇頌》、詔王欽若撰《社首壇頌》、詔陳堯叟撰《朝覲壇頌》,一時傳為世間佳話……”
“而今,官家之功德,已不弱於六位帝王,豈有延緩封禪之理?”
“下官以為,我等群臣應紛紛上書請求,共同促進這一項盛事!”耿春和一臉認真地說道。
大宋,規矩繁瑣,禮儀頗多。
比如,有些官員請辭,皇帝本想答應,但也必須再三挽留,等官員多次上書後,才能離開。
耿春和以為,趙頊乃是與官員們客氣。
韓琦聽到耿春和的解釋,不由得認可地點了點頭。
很快,泰山之巔出現金龍的事情,便傳到了民間。
百姓們各個激動,紛紛請求官家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意味著能夠大赦天下,能夠免除賦稅,乃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自然是人人贊同。
一時間,呼聲越來越高。
“我以為,就憑藉官家滅掉西夏、高麗和東瀛,便完全有資格去泰山封禪!”
“咱們官家最厲害的是武事嗎?是新政。官家憑藉攤丁入畝的國策,以及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便可以在諸多帝王中排進前五名了!”
“前五名?我覺得咱們官家乃是千古第一帝,其他皇帝雖勇雖強,但是有幾個是為咱們老百姓真正考慮的,但官家率先考慮的便是我們的利益,並且還付出了實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官家之功德,堪比堯舜禹湯,我大宋已經是真正的盛世了!”
“遼國已經是兔子的尾巴不長了,若我預料不差,最多一年,遼國便會因為內亂而潰散,到時遼國的百姓將會求著我們收留他們。”
……
百姓們心情激動,一個個吐沫翻飛,聊著趙頊登基以來所做過的各項豐功偉績,幾乎成了無腦誇。
趙頊聽到估計都會臉紅。
與此同時,大宋的官員們更勐。
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諫院、大理寺、以及地方的各個州府軍監、都紛紛呈遞奏疏,懇求趙頊前往泰山封禪。
這些臣子們都是長篇大論,最短的都能寫八九百字。
要知,這些都是文言文,表達的內容極多,趙頊看著都頭痛。
除了民間百姓和官員們不斷請求外,此事還波及到了後宮。
太皇太后和太后也認為趙頊已有資格封禪泰山,應循眾臣之意,完成此番大盛典。
一時,趙頊哭笑不得,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什麼是泰山封禪?
古人認為,泰山乃是上天連線人間的通道。
上天就是老天爺,而皇帝皆為天子,就是替老天爺來治理人間的。
泰山封禪,直白來講就是,天之子在人間做的很好,需要向老天爺彙報一下自己的功績。
趙頊不願去泰山封禪,理由有二。
其一,宋真宗封禪泰山與其他幾位帝王比起來,其實是有些弱的,可以說直接拉低了封禪泰山的檔次。
但天下人其實不知真實原因。
當年,宋真宗耗費巨資,封禪泰山,不惜花完了內藏庫的鉅額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