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憑藉那些只會購買一次的外地客,他們便能夠賺得盆滿缽滿了。
汴京城的人太多了,隨便一抓,便能薅下一大把羊毛。
故而,人人都在效彷知名的品牌。
並且這種擦邊的方式,官府還不好追究,其不像朝廷打擊盜版書版那樣,一抓一個準。
這種效彷者,名字與真貨往往只有一字之差,且商品完全不一樣。
大宋法令中還缺少對這種品牌的限制。
趙頊想了想,喃喃道:“朝廷應該對這種效彷商品大力整治了,不然很快就出現假貨氾濫了!”
就在這時。
街邊的一陣吵架聲吸引到了趙頊。
吵架的地方位於南門大街的粱家珠子鋪,吵架者乃是一個身材消瘦的中年婦人與一個身材肥胖的中年婦人。
“今日,你們如若不拆掉你們的牌匾,老孃便坐在你家門前,讓你們一直沒法做生意!”
“你算老幾,我們為什麼要拆掉牌匾,你家賣珠子賣不過我家,就來搗亂,一會兒我便稟報官府,讓衙差將你抓走!”
“就你,還要告官府,你難道不是做賊心虛嗎?我梁家珠子鋪在十年前便在汴京成名了,你這個加了兩點的粱家珠子鋪去年才開張,分明是佔了我家鋪子的名頭,不然誰會到你的店裡買珠子!”
“你胡說!我家雖然開的比較晚,但是珠子的品質比你家好,價格也比你家優惠,所以大家都願意來我家買珠子,你家生意不好,還跑到我家這裡鬧事兒了,真是天大的笑話!”
……
趙頊站在人群的外圍,聽了許久,外加一些圍觀者的議論,終於搞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那個胖婦人,乃是潘樓街上樑家珠子鋪的女掌櫃,她的梁家珠子鋪早在十年前便在汴京紮根了,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
但是,去年,在南門大街上突然鑽出來一家粱家珠子鋪,開始與其賣幾乎一樣的商品,且品質比她家更好,價格優惠力度也大,一下子便將她家的生意搶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有了當下的這場爭吵。
一個是梁家珠子鋪,一個是粱家珠子鋪,後者比前者多了兩點。
前者認為後者乃是沾了她家的名氣,才在汴京城站穩了腳步,而後者卻根本不承認。
並且,從現在的情況看到,後者這個模彷出來的粱家珠子鋪的生意比前者的梁家珠子鋪的生意還要好。
而在周邊圍觀的百姓眼裡,並不厭惡這個開業一年多的粱家珠子鋪,很多人認為這個新鋪子的掌櫃做買賣實在,比那個胖婦人要強多了。
這兩個女人繼續吵著,吵著吵著突然打了起來。
兩個女子分別抓住對方的頭髮,一邊罵,一邊撕扯起來。
罵的內容,就連男子都無法啟齒。
不到片刻,在街道上巡邏的皇城司士兵便趕了過來,將二人迅速分開。
當聽到二人的矛盾經過後,一名皇城司士兵想了想後,面色也有些猶豫,最後說道:“都是憑本事做生意,只要不觸犯大宋法令,你們想怎麼競爭,便怎麼競爭,但是在店門口吵架鬥毆的事件,絕對不允許發生!”
說罷,士兵將二人都斥責了一番,然後便將那個胖女子送回了潘樓街。
圍觀的路人也都紛紛散去了。
趙頊望了望“粱家珠子鋪”的牌匾,若有所思。
……
翌日,朝廷常會。
大殿之上,待解決了一些常規性事情後,趙頊將這種民間蹭品牌的事情告知了群臣。
“諸卿,你們覺得應該如何解決此事?”
唰!
參知政事曾公亮率先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等冒名行為,必須嚴懲,朝廷可立下法令,嚴懲此等假冒他人品牌的商人,不出一個月,此事便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