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壽州作為大宋第一個開啟改革的地方,知州蔡京自然也存有記錄,寫一封信便能問出來。
……
翌日午後,秋日燦爛。
趙頊緩步走在汴京城的街頭。
街道上,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叫賣聲。
這時,趙頊看到一個賣書籍的攤販,不由得笑著走了過去。
“攤主,最近生意如何呀?”趙頊拿起一本書翻閱起來。
“哈哈,這位公子,這裡可是汴京城,天子腳下,你沒聽說那句話嗎?汴京城內要飯的,都比鄉下擁有二十畝地的地主老財有錢!這裡,到處都是錢,有本事的掙大錢,沒本事的掙小錢!老頭子我掙個小錢,夠湖口了!”
“有趣,有趣!”趙頊笑著拿起一本書,朝著前方走去。
而後面跟著的徐虎立即付了賬,然後跟了上去。
緊接著,趙頊便在街頭閒逛起來,不逛酒樓茶館,只逛那些街頭上的攤販,不時還詢問兩句。
“俺是河南府的,朝廷的政策是真中呀,俺……俺開張半個月都比過去三個月掙得多了,今年能回家置辦三間大瓦房了!”
“俺就是個賣臘肉的,以前在大名府,一天二十斤都賣不完,到了汴京城,一天能賣二百斤呢!再賣三個月,俺……俺就有錢娶媳婦了!”
“這位公子,真是抱歉。你來晚了,我家的廣寒糕一般午後就賣完了,你最好明日午時前便來,不然你還有可能吃不到!”
……
汴京城街道的攤販們,生意賊好。
徐虎跟在後面,聽到這一聲聲誇讚之語,不由得說道:“官家,這……這真是我大宋開啟盛世的徵兆呀!”
趙頊笑了笑,輕輕嘆息了一聲。
在別人看來,汴京城儼然已經是世上最繁華的城市了。
街道繁華,商貿繁榮,百姓沒有飢寒之憂,且事端極少,鮮有殺人放火偷盜行騙的事情發生。
但趙頊作為大宋皇帝,居安思危,思考的角度與多數人都不一樣。
他需要看得更加長遠,並且結合大宋所有城市的發展趨勢。
他看出了不妥的地方。
汴京城的繁華,完全是舉全國之力打造出來的。
這裡有最優秀的官員,最精明的商人,最流行的休閒娛樂方式,還有品質最佳的商品,最好的禁軍士兵守衛。
在沒有戰亂的情況下,其發展的如此繁茂,本就是理所當然。
但是,汴京城與其他城市,差距正越來越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外地百姓大量湧入汴京掙錢,就是這個原因。
未來,將會有更多人為了發財而選擇汴京,因為這裡滿地都是機會。
而要解決汴京人口增長問題過快的辦法,不應該是提高房價將人攆出去,而是,讓那些外地人所在的城市也具有像汴京城這樣的吸引力。
趙頊讓韓絳和蘇轍調查的那兩項資料,正是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