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的場景,也發生在別的學堂裡。
每座學堂都有幾個特別搗蛋的刺頭,讓先生們毫無招架之力。
又一日,夫子學院內。
十餘位先生手拿辭呈,朝著王安石、張載和沉括三人請辭。
“三位副院長,這……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是這些孩子,我實在教不了啊,他們……他們根本不聽課,一首七言絕句,我……我教了兩日,他們都沒有背會一句,這……這群人根本就不適合讀書!”
“我……我本以為有官位在身,他們不敢打鬧,但和他們熟識之後,竟有孩子指著我的名字罵我祖宗十八輩,我拿戒尺將他的手都打出血了,那孩子還是不服,還是罵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們算什麼,我教的那群孩子,是一個十三歲的大胖子,足足有七尺高,我就說了他一句,他竟然將我摔倒在地上,然後丟下一句:讀書救不了大宋,經商才可以,然後就走了!”
“我……我……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他們年紀輕輕竟然就開始喝酒,我還聽見有幾個孩子在討論如何去偷看衚衕裡一個寡婦洗澡,我……我真是說不出口呀!”
“一個孩子撕了我的書,我一怒之下去找了他爹,哪曾想就在我面前,這對夫子竟然大打出手,還彼此張口罵娘,這……這可怎麼教啊?”
……
聽著這些先生們講述著各類奇葩事件,王安石三人都是哭笑不得。
這群孩子太皮了,尤其是十歲到十五歲之間的,根本不學習,天天想著搗蛋。
王安石三人頓時也沒辦法了,只能將此事向趙頊彙報。
趙頊聽完後,並沒有生氣。
他很清楚,這群習慣在泥坑打滾,街頭飛奔的孩子,從記事起應該就沒人管教了。
他們的父母便沒有文化,而他們又跟著又沾染了很多惡習,比如說話帶髒字,總是靠拳頭解決問題、不相信別人、偷竊行騙、逛勾欄等。
並且皮糙肉厚,捱打挨習慣了,區區戒尺,根本管教不了他們。
在他們心裡,就不覺得自己是讀書的材料,故而才會一直折騰。
這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若不好好調教,他們只能走父母的老路,甚至還不如父母。
這是趙頊不願意看到的。
國子監的這群教諭和博士,向來都是教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自然降不住這種場面。
趙頊皺著眉頭,思索著對策。
他是不可能放棄這群孩子的。汴京窮人家的孩子都這樣難以管教,那其他州府鄉下的孩子定然是更野了。
這時候。
一旁向趙頊彙報事情並未離開的樞密使文彥博突然開口道:“官家,將這些孩子扔到軍營半個月,回來後,保準兒一個比一個聽話。”
趙頊不由得眼前一亮,道:“對,軍訓!”
喜歡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請大家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