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參知政事其實很累的,富弼也不想在韓琦的手下幹事兒。
而第二種,富弼就徹底無法發揮餘熱,一切福利待遇縮減,對於現在的他來講也不公平。
富弼拱手道:“設立新法乃是為了解決問題,臣以為韓相之策確實可以解決問題,但過於武斷,有媚上與急功近利之嫌。”
聽到此話。
剛才持反對意見的官員都很興奮,有了富弼這個德高望重的主事者,大家終於可以將矛頭集中對準韓琦了。
這時候,御史中丞呂公著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一官二用和官員閒置的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但且不可涼了滿朝官員之心,韓相之策,確實冒進了!”
……
其他人沒聽出富弼和呂公著話語的關鍵,歐陽修和曾公亮可是聽出來了。
富弼與呂公著都沒有反對更改官制,而是在講述更改官制後造成的惡劣影響。
曾公亮眼珠一轉,頓時明白了。
很有可能,韓琦、司馬光、富弼、韓絳這四人早就串通好了。
他們的目的並非為了充實國庫,而是為了君主集權。
他細細一想,更改官制後,官員升遷與彙報制度都會減少,中書省、三司和樞密院的作用減縮,皇權反而集中增強。
唰!
曾公亮大步踏出,道:“臣建議,官制可改,但官員們的福廕不能減弱。”
官位和俸祿,至少要讓官員們佔一樣。
不然非要把朝堂掀翻了不可。
“臣附議!”歐陽修緊跟其上。
文彥博眼睛一眯,站了出來。
“臣附議!”
眾人齊齊看向趙頊。
此刻,趙頊有些感動。韓琦與司馬光實在太用心了,以更改官制來幫助君王集權。
官員們一般不會這樣做的。
先秦之前,丞相可與君王對坐,後來君王為上。
而到了明清,君王的權力至高無上,所有臣子都成了“奴才”。
如此做,對江山有利也有弊。
若為聖君,則國強民富,若為昏君,則會鬧得國家滅亡。
這一點,歷史上早有血淚般的教訓。
若是在仁宗、英宗時期,他二人不但不會提出這種建議,並且若有人敢提出,他們一定帶頭反對。
但韓琦和司馬光,認定了趙頊。認定在集權之後,趙頊會更快的成為治國聖君,各種新法措施也更夠更好的執行。
所以。
他們作為士大夫的代表,放棄了士大夫的利益,
畢竟,哪有與君王共成朝堂佳話,名垂青史還牛掰的事情呢!
這一點兒,歐陽修看出來了,曾公亮看出來了,文彥博看出來了,韓絳看出來了,一些老臣也都看出來了。
而其他的臣子並沒有想如此深遠,只想著官家都給一個不損害自己利益的說法。
趙頊調整了一下身形,看向下方,群臣頓時都安靜下來。
喜歡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請大家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