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 第54章 朝堂大戲,各懷心思(求追讀)

第54章 朝堂大戲,各懷心思(求追讀) (第1/2頁)

推薦閱讀:

“遵循官、職、差遣一體,裁減無用官位。”

此策略,就是要降低士大夫官員的福利待遇,甚至將權力也降低了許多。

大殿內,寂靜無聲。

眾多官員齊齊看向韓琦。

能站在這裡參加朝會的都不是一般人,略微思索就能想到作為士大夫之首的韓琦為何要這樣做。

三司條例司成立半月有餘,至今無提出一條新法策略。

韓琦之舉,分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官位和仕途。

但你為了自己,傷害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官員們怎能同意!

這時,司馬光也站了出來。

“臣支援韓相的更改官制之策!”

對於司馬光的站隊,群臣並沒有感到意外。

司馬光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官家的賞識,儼然已有成為百官第二人之勢。

待三五年後,韓琦年邁致仕,那韓琦的位置就是他的。

按照以往慣例,一般都是御史臺率先跳出來說話。

他們既代表著官家的聲音,又代表著百官的聲音,以此來穩固朝堂。

但此刻,御史中丞呂公著微微眯著眼睛,並沒有率先開口。

而歐陽修、曾公亮這兩個老狐狸,也是一臉平靜,在沒有完全想明白之前,他們也不會開口。

這時,樞密副使吳奎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變法之策甚是不妥。我朝向來優待士大夫官員,而此策,是要寒了朝堂百官的心啊!臣支援變法富國,但若減少官員恩賞來補充國庫,一來如杯水車薪,二來恐怕得不償失,失百官之心!”

吳奎此話,其實略顯誇張,朝堂官員俸祿,絕不是杯水車薪。

他之所以如此講,是因為他快要退休了。

按照他的功績,在退休後,掛個兵部尚書或吏部尚書的職位,安享晚年,乃是非常舒服的。

但一改革,他待遇立減,最多會封個爵位。

官威沒了,養老錢也少了,辛苦半生,落個這樣的結果,他是不願接受的。

趙頊沒有說話,望向下方。

這時,一名年輕的御史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策乃韓相公自私自利之策,我朝是要執行新法富國,但此舉不是新法,而是亂法,失了士大夫之心,便是失了江山社稷!”

此話一出,立馬便有七八名官員走出附議。

這個時候,富弼站了出來。

一看到富弼拱手,眾臣都歡喜不已。

因為官制一旦照此更改,富弼乃是全朝犧牲最大的官員。

歐陽修、曾公亮在中書擔著參知政事之職,名副其實的副宰相。

而在施行《兵政三百條》之前,趙頊曾讓富弼總領變法之事,富弼因足疾,將位置讓給了韓琦,而他只是一個輔助者。

當下的富弼,為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外加鄭國公。

全是閒職。

唯一一個在中書的差遣,還沒有要名分。

若按照韓琦的建議,富弼有兩種選擇。

要麼擔任參知政事一職,到中書辦公,全力負責《兵政三百條》,將參知政事的擔子挑起來。

要麼就回到館閣中寫寫書,曬曬太陽,徹底遠離朝堂中心,其待遇也會大幅度刪減。

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參知政事已經有三個,分別是歐陽修、曾公亮和司馬光,富弼頂不了這三人的缺兒。

最新小說: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 全能基地 傷宋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貞觀第一婿 權晉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