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從學者到農民,從精英到基層。
近三十年人們接受的資訊總量,幾乎超過了人類在20世紀中葉以前的總資訊量。
蹲在廁所裡的功夫,可以輕鬆接收到地球另一端任意國家的花邊新聞。
可以這麼說,這既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最大的不幸。這麼便捷的網路,只要你實力夠強,你夠牛咔,完全可以一夜成名天下知。
但是,傘給人擋雨蔽日的同時,它也限制了我們的視線。
我們每天每個人接受如此龐大繁雜的資訊量,就需要從中篩選甄別。
資訊接受者需要練就一雙慧眼,萬中挑一。
只要利用好了網路,輕鬆的省掉收集、實踐、整理的時間,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取知識,所以一個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應運而生“”。
這或許可以勉強算是我們的“榮幸“吧!
對於資訊傳播者來說,競爭也同樣不小,不僅需要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包裝自己,傳播的內容更是要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
一句話總結:寧要點選,不要口碑。
你可以華而不實,但是你必須把包裝做亮做大顯眼,總之就是獨特。
哪怕是雞立鶴群。也勝過你是一隻站在鶴群中意淫自己是多麼多麼了不起的鶴強,哪怕你是它們的王也不行。
你再出眾也敵不過那隻鶴群中的落水雞搶眼。
寧要點選不要口碑,可怕到這種地步。
相比之下實力反倒是沒那麼重要,這是傳播者的不幸,是我們的不幸,更是時代的不幸。
就知名度而言:有的人天天堅守自己崗位,為社會獻上自己的青春年華,用自己的力量為我們換來和平和繁榮穩定。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終生埋頭實驗,只為國人昂首挺胸,他們不求回報,也不求頌功頌德。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直到生命結束那一刻,他還在呼籲自己的夥伴,務必要讓祖國變得越來越強,自己的呼吸卻越來越弱,直到生命迴歸到最初的混沌,一生的畫面在腦海裡快速略過:
六十年前--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明:做一名科學家,種出一顆很大很大的水稻,我要讓全國人民都有米吃。
小華:我要做一名作家,把所有壞人都寫死,寫盡天下不平事,我爸爸告訴我的。我要……
後來的如今-你的理想是什麼?
小嶽:我要當明星、我要當歌星、我要寫“六環之歌”。
……
未來…………
最後這位科學家帶著笑容祥和的走了。
可是沒有誰注意到,眾人轉身的那一瞬間,這位以堅強著稱的老人,眼角的淚,緩緩從眼角滑落而出,
他為誰而哭,你不知道,我更不知道!!
眾人沉默!!
風照樣吹,雨卻一滴都沒落下。
我們不關心損失一個科學家對國家影響有多大,我們只知道的今天哪個明星在哪哪就會人口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