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叫靜坐心空,物我兩忘的‘坐忘’。
到達坐忘的境界與萬物同一就沒有偏好,順應變化就不執滯常理,天人合一。
“道理很簡單,可究竟如何坐忘?”
楊塵元神之體盤坐八重天關中,越是深入思考,越覺得顏子心齋坐忘的故事沒有那麼簡單。
儒聖或者說儒家,關注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不渴求個體的大道。
地球上,心齋坐忘的故事是記載在《莊子》之中,是道家的寓言故事。
並非儒家。
既然想要坐忘,需要考慮的便是道家的做法。
坐忘出自《莊子》。
《莊子》一書是在說什麼?
教世人修道以及解脫的方法。
除了讓世人明白世界以及人間的本質之外,提供了具體的超越方法即“心齋”與“坐忘”。
“心齋”實現了心靈的虛靜精純,而“坐忘”呢?
“坐忘”並不僅僅指靜坐的姿態,也不僅僅指所謂“忘”的狀態,它應該是一種用身心求證到的實有的生命狀態。
“坐”應該是一種由形式進入實質的途徑,就像過河之筏,到了彼岸就不可以留戀它了。
而“忘”呢,則是一種超越了世俗現實世界的種種規則之後心無掛礙的狀態。
“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忘天地,忘眾生,忘我,是為坐忘。”
一層層感悟湧上楊塵心頭。
原本以他目前的修行是沒有那麼容易感悟到坐忘的狀態。
但此刻在這第八重天關的陰墟之境中,屬於極度虛無,極度空虛的狀態。
這倒是冥冥之中符合了坐忘的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坐忘!
此刻,楊塵緩緩沉入感悟狀態中,恍恍惚惚,一時間他忘記了身體,忘記了天地,忘記了眾生,忘記了自己。
漸漸的,他像是與天地融為一體。
這個過程不知持續了多久。
仿如過去了一個剎那,又彷彿過去了一個漫長的世紀。
“坐忘者,長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煉形,形清則合於氣;含道以煉氣,氣清則合於神。體與道冥,斯謂之得道矣。”
楊塵再次睜開眼睛,眼前景象已截然不同,一扇大門緩緩浮現。
他一躍而上,直入九重天!
當年,儒聖都止步於第九關,第九關究竟蘊含著何等奧秘?
古往今來,似乎唯有道祖破九重天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現在,他即將破入九重天關,有望與儒聖論道,與道祖比肩!
一時間,楊塵心潮澎湃,心神無限攀升,如鯉魚躍龍門,化成一道元神之光,直衝雲霄!
元神出竅,直入九重天!
而此刻,欽天監中,書院論道也進入了最後的決勝階段。
萬眾矚目下,張良邁步上前,長身玉立,飄飄然有君子之氣。
“第三問!”
喜歡兩界長生,從欽天監開始請大家收藏:()兩界長生,從欽天監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