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隻鱉呢!”
“好傢伙,那野塘內怎麼這麼多魚?”
“從來沒幹過,有魚也正常。”
“那我明天也扛上水車去弄幾個野塘。”
“咱們村旁邊,也沒幾個野塘啊。”
“山石地旁邊,有兩個小的。”
“那一起,你可不能吃獨食啊。”
“你家有水車嗎?”
“人工舀水啊,我這一膀子力氣正沒地方用呢。”
好不容易,牛車到家了,果然院子裡面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有大人有小孩,有來賣魚的,也有來看熱鬧的。
“五郎,快來,先給我稱這條鯰魚。”
王童生見是五郎在負責稱重收錢,嘴角立馬就有了笑容。
這可是他學生,給自己這個夫子開個後門,有啥問題?
“夫子,您來了,我這就給您稱重。”
清水村不算富裕,也就消化了三百多斤魚。
剩下的,也吃不下。
魚也不便宜啊,鯉魚、草魚這種,即便趙清虎賣的比鎮上便宜,可也需要八文錢一斤。
鯰魚、翹嘴、黃丫頭這種,更貴,十文錢一斤。
送到清水鎮,能賣上十五文一斤呢。
“大丫爺爺,這些小魚能送我們一些嗎,我們烤著吃。”
幾個鼻涕小子找到了趙清虎,看中了那些白條跟石斑。
“可不能不勞而獲!來,你們幫我把這些小魚撒上鹽粒,每人給你們十條小魚當做工錢。”
“好!”
“大丫爺爺你是好人。”
趙清虎笑了,這些小魚他留著也就是曬乾了,來年給老母豬補營養的。
小孩子們想拿回去串起來烤著吃,自無不可。
讓趙清虎沒想到的是,來跟他商量的只有幾個鼻涕娃,撒鹽粒的卻來了幾十個,腦袋擠腦袋。
這是全村的小孩都來了?
“別擠,都有,每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