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東方的天際開始泛白,魏軍營地始終沒有傳出異動。
姜遠多日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他在凌晨時分終於熬不住疊浪一般襲來的睏意,側首以掌支著腦袋,坐在城樓上沉沉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溫暖的陽光照拂在他身上,耳畔隱隱約約傳來了身著沉重甲冑之人步步走來所發出的鏗鏘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遠睜眼驚醒,伸手去抓倚在一旁的長槍卻抓了個空,抬手看到一道偉岸的身影站在自己面前遮住了半扇陽光,手中橫握著他的槍。
“平南將軍姜遠聽令。”
長槍被舞動一圈發出呼呼風聲,隨後重重拄在地上。
姜遠身子一震,迅速單膝跪地抱拳回答:“姜遠在,請大將軍下令!”
“洛陽城防從此刻起交由俞廣、鄭鸞二將軍接掌,帶你的人下城去吧。”姜維說道。
“遵命!”
“接住。”
姜維把長槍往他身前一推,姜遠趕緊在其倒下之前起身扶住槍桿。
“遠兒,辛苦了,這次你做的好,下去歇息吧。”姜維在經過他身前時停下來低聲說道。
“謝義父……謝大將軍!”
姜遠握著槍向從自己身前走過的姜維以及胡濟、張翼、趙統等人躬身低頭行禮。
出乎他意料的是,胡濟、張翼和趙統都略微停下腳步向他拱手抱拳還禮,從這三人的目光之中,他感受到了濃厚的讚賞和敬佩之意。
延熙二十年八月,大將軍姜維入洛陽,陳泰避其鋒芒,退軍宛城。
同期,東吳內鬥愈演愈烈,全公主孫魯班獲罪,全端子全禕率部曲數十人攜母渡江降魏。
全禕為魏國寫下勸降其父的書信,隨後鍾會仿其筆跡將吳地的形勢誇大,並巧言陳述利害,使得壽春城中的全端和全懌二人出降。
追隨二將的嫡系部曲五千餘人亦叛離壽春,文欽雖知內情卻不能阻止,為免在城內爆發內亂衝突,權衡之下乃擅自決定放全懌全端等人離開。
諸葛誕知曉此時時,全懌全端二人已經率軍投司馬昭營中,諸葛誕為此勃然大怒,將文欽及吳軍從其鎮守的壽春南門調離,改由自己麾下鎮守。
但這已經不是壽春城的第一次投敵事件,早在一個月前,諸葛誕的部下蔣班和焦彝便因為見淮南大旱無雨而力勸諸葛誕不要再空等水澇破敵,應該趁早聯合吳軍突圍投奔江東。
但諸葛誕卻認為蔣班、焦彝動搖軍心,對二人心生殺意,蔣、焦二人亦有所察覺,乃連夜越城而逃投降了魏軍。
兩起叛逃事件引得壽春城中人心惶惶,在形勢日漸危機的時下,諸葛誕卻越發剛愎自用,變得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告,手下言語稍有不合其意便怒容滿面流露殺機,終於身邊再無敢進忠言之人。
諸葛誕原本有門客千人,隨著壽春圍城日久,人數已經散去一半,但仍有數百人堅持留在其身邊,哪怕諸葛誕再也聽不進半句忠言。
文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想要找諸葛誕商量突圍之事,卻被其門客所阻。
“東吳全懌、全端降敵,諸葛公還在氣頭上,文將軍現在還是不要去見諸葛公的好。”那人對文欽勸道。
“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嗎?”文欽感到十分不解,對那人反問道:“你們既然是忠於諸葛誕的門客,為何不替他分憂解難?”
“諸葛公嚴毅威重,才高於眾,時人比之大魏之功獒。然其性情亦倨傲狹烈,值此垂危之際,諸葛公只信他自己,別人的話難以入耳。將軍與我等與其前去煩擾,不如讓諸葛公自己靜心思量吧。”
“等他自己想出來?那得等到什麼時候?沙場征戰,勝機稍縱即逝,如此閉塞言路剛愎自用,焉能不敗啊!”文欽素來性急直爽,有什麼便說什麼,此時忍不住將心中的不滿和怨氣一股腦宣洩出來。
那門客神情微微嚴肅,凜然對文欽答道:“雖如此,我等亦願追隨諸葛公。若他日壽春城破,我等自當為諸葛公殉死。”
文欽雖然感佩此人忠義,但依舊長嘆而去,這一仗的結局,他心中似乎已經有所預料了。不過……聽說阿鴦和阿虎已經在西蜀做了武將,自己就算身死此地,也不算太遺憾了。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