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邽城中,姜維的箭傷尚未痊癒,在會見了成都來的使者之後,便開始與諸將商議鞏固新得隴右三郡的防線。
“鄧艾退守狄道城,張、廖二將軍正在與之對峙,我欲先取祁山,鞏固東面防線,以備魏軍從長安來救。”姜維把自己的想法向諸將說明。
如今祁山一地尚在魏軍手中,卡住了漢中與天水之間的道路,算是嵌在他們內線的一顆釘子。
拔掉這顆釘子之後,漢中與天水的防線可以連成整體,平坦的祁山道能夠成為漢軍轉運糧草和兵力的捷徑。
軍中眾將對此均無異議,鄧艾雖然逃去了狄道城,但此時對他們已經沒有威脅,且有張翼和廖化在西面監視,當務之急還是打通祁山道。
祁山的魏軍尚有六七千人,儲備的糧草至少能支撐兩個月,不過他們已經失去了作為後方的天水,之後再也得不到任何補給。要取祁山,漢軍甚至都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樣費力氣去攻,只需要派兵將其圍住便可。
考慮到自己所率的主力在段谷之戰後需要繼續休整,圍攻祁山的任務便落在了胡濟軍的身上。
姜維派遣胡濟率部包圍祁山,又把鍾堤大營餘下的人馬都調來了上邽,分派諸將把守街亭一線各處險要,並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營寨關隘。
七月流火,夏日炎炎,屯駐在街亭後方重鎮列柳城的姜遠正帶著士兵加固城防。
按照多層設防、節節抵禦消磨敵軍銳氣的思路,漢軍修建的防線依舊是圍守、營寨、戍堡連片成群的魚鱗形大縱深陣地,以實現最終以少部分兵力就能夠將魏軍長安、洛陽的大軍阻擋於隴地之外的目標。
畢竟拿下三郡只是一個開始,守住三郡並以此為前線基地擋住魏軍的反撲,再回頭攻取涼州,北伐的第一階段才算順利完成。有了穩固的涼州和隴右作為新的兵源地及糧倉,季漢才能真正重新取回與曹魏逐鹿中原的資格。
“將軍,喝口水吧。”
高騁帶著打水計程車兵回來了,姜遠示意眾人暫時停下手中的活,喝水解解渴順便休息一陣。
“附近的水脈探明瞭嗎?”姜遠向高騁詢問道。
高騁點了點頭,他這兩日已經帶著通曉水文計程車兵把附近的明暗水源勘探過了,連列柳城中的井水來自何處都一清二楚。
“列柳城西北十餘里外有座黃土山,山中有一處名為寒井壟的地方有片深水潭,是附近水脈的源頭。”高騁對姜遠說道。
“既然如此,那邊也要派人駐守。”姜遠十分謹慎,要想長守此地,自然得掌握水源。
既然列柳城的水脈源頭在寒井壟,分兵把守也是情理之中。
他們進駐列柳城已經半個月,認認真真把城牆從裡到外加固了一遍,並在東門和北門外修建了甕城,作為一座居於二線的堡壘,這樣的防禦已經足夠。
列柳城距離街亭很近,而街亭是接下來他們整個東部防線的核心,無當飛軍被安排駐紮在列柳城,也是作為精銳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街亭。
吸取了諸葛亮一伐時的教訓,漢軍這一次不敢對街亭防線有絲毫懈怠,直接當道攔路修起了營寨,隨後又在營寨的基礎上擴建成土城,土城至今仍在不斷地加固。
當年馬謖駐紮的山上,漢軍則修建了了望臺和烽燧,並在半山附近預設了大量的弓弩射擊臺。
這條防線由夏侯霸負責設計並主持修建,和漢中、沓中兩地的外圍防禦又異曲同工之妙,等到完全落成之時,幾乎可以把任何前來攻打的敵將噁心得夠嗆。
姜遠登上了列柳城的箭樓往東眺望,隱隱可以看見街亭附近的山嶺上有漢軍的旗幟飄揚,心中不禁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