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谷之戰,最終以胡濟援軍壓哨趕到、姜維絕地翻盤落下帷幕。
漢軍擊潰了追擊的鄧艾部,重創其主力。
整場戰役,鄧艾部死傷六千餘人,士卒潰散,只有鄧忠和成衍偏師的千餘殘兵在逃離戰場之後追上了鄧艾,一同倉皇逃往南安。
到南安時,鄧艾仍處於時不時昏迷不醒的狀態,統領殘軍的鄧忠考慮到附近還有姜維鍾堤大營的另一大半主力,又恐漢軍追來,連夜召集了南安的五千人馬一同撤往狄道。
如此一來,魏軍在天水、南安等地等若全不設防,王嗣等人隨後攻取南安郡,並開始掃蕩殘敵。
姜維軍在得到補給之後迅速恢復士氣和戰力,與胡濟一同進軍上邽,天水郡各地聞風而降,只有祁山一地還有魏軍在堅守。
不到半月時間,漢軍基本平定南安和天水,留在長安的司馬望見到了從天水逃回的王頎,得知前線戰局崩盤之後,六神無主地動身趕赴洛陽。
再過十日,姜維遣夏侯霸率軍收復安定郡,至此諸葛亮一伐時所得三郡重入季漢掌中,魏軍在隴右一帶僅剩祁山和狄道兩處難以互救的據點。
訊息分別傳到成都和洛陽,在兩國的朝廷引起震動。
季漢君臣喜聞捷報彈冠相慶,洛陽魏廷上下則是如喪考妣面如死灰。
隴右的噩耗是司馬望傳回來的,作為司馬氏自家人,司馬昭比皇帝和朝臣率先得知了訊息。
驚聞鄧艾兵敗,司馬昭憂慮至茶飯不思,一晚上沒睡好覺,次日上朝還要面對仍想借機收回兵權的皇帝曹髦。
三郡丟失,隴右易主,這場面讓曹魏不少老臣感覺自己彷彿一夜夢迴明帝曹睿執政時期,然而如今朝中卻再也沒有像張合、曹真和司馬懿那樣能夠抗衡西蜀的國之棟樑了。
曹髦再度提出要效仿明帝曹睿御駕親征長安,但遭到了司馬昭等人的堅決阻攔。
比起把軍權還給曹家,司馬昭寧願自己帶兵去一趟長安督戰。
不過調兵需要時間,籌集糧草需要時間,動員北方和青徐地區的屯田兵轉入作戰部隊更需要時間。遣將也是個大問題,難道還是要啟用陳泰嗎?司馬昭感覺自己的頭髮都快掉光了,隴右的局勢居然會爛成這個樣子。
雖然這一切都是洮西大敗埋下的禍根,可他著實沒想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鄧艾會如此不堪。
半年對峙,整軍備戰,要錢糧給錢糧要兵馬給兵馬,結果還是和蜀軍一碰就稀碎,著實令人失望。
如今蜀軍已經佔據隴右,兵連禍結,再想征討實為不易。當年諸葛亮奪取三郡鋒芒畢露,多虧馬謖那蠢材在街亭將大好局勢拱手相送,這才有了後來多年的隴右對壘,他們司馬家也是在那個時期一點一點積累軍功和人脈爬上了巔峰,但姜維是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的。
街亭之敗,姜維刻骨銘心,那場失敗讓他收復故鄉的心願遲到了三十年,也讓他與母親、妻子從此分離,以羈旅託國的外來降將在蜀地孤身拼搏進取。如今同樣的局面同樣的機會擺在眼前,他當然會吸取諸葛亮的經驗教訓,牢牢把守住隴右通往關中的險要之處,把魏軍擋在外頭。
現在對魏國而言,損失的還不止是隴右之地以及鄧艾的那些兵馬,如果接下來沒有好的對策,因丟失隴右而與中原斷絕聯絡的涼州被蜀軍收入囊中也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