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難敵和楊堅頭二人爭執不下,楊難敵遂言道,
“你我兄弟同氣連枝,同仇敵愾,我十分感動,不過陰平必須要有一個人去,不如讓老天來決定誰去陰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堅頭擦乾眼淚,道,
“如何決定?”
“抓鬮!”
楊堅頭見兄長楊難敵也如此決絕,遂同意,楊難敵寫好兩張字條,藏於手心之中,楊堅頭先抓,卻是抓到了白水橋,楊堅頭抱著楊難敵大哭,楊難敵把手中另外一隻寫著的白水橋的字條偷偷扔掉,然後抱著楊堅頭,二人大哭不已。
話說麴歆一軍,在白水橋遭到了楊堅頭的頑強抵抗,二人兵力本來就差不多,楊堅頭又燒掉了白水橋,大成兵士不能過河,麴歆遂下令伐木造船,但是造船最起碼也得七八天的時間才能造號,如此以來,楊堅頭阻擋麴歆五日的時間,輕鬆便能夠實現。
而任回率領的西路大軍,來到祁山山腳,眼見祁山山頂烏雲密佈,殺氣騰天,便下令大軍于山腳紮下大寨休息,大帳之中,召來李壽,李琀,李稚,李玝前來商議,任回道,
“祁山山路,太過於艱險,而且山頂殺氣瀰漫,恐有伏兵,以我看,當將三萬大軍化整為零,我們五人各自領一隊兵馬,分五路上山,如此才能平穩躍過祁山。”
李玝雖然地位崇高,但是在這五個人之中,年齡最小,只有十八歲,遂李玝閉口不言。李壽聽聞任回之言,也是輕輕點了點頭,道,
“我同意任將軍的計謀,我曾經聽聞老師說過,一百年前,魏國大將鄧艾偷襲成都,走的就是陰平小路,但是此路太過於陡峭,以至於鄧艾出發時的兩萬大軍,待躍過祁山之後,只剩下了一萬多人,其中大半都是墜崖而死,我們不能重蹈鄧艾的覆轍!”
不料李琀和李稚卻是有著不同的看法,李琀此人,不僅英氣勃發,更是博覽群書,熟讀兵法,更精於唇舌爭辯,李雄對於李琀非常喜愛,經常與李琀以口述,幻想軍隊模擬戰爭,稱之為“口戰”,每次口戰,李琀均勝過李雄,絲毫不落於下風,因此經常得到李雄的誇讚。
李雄只有四個兒子,長子李越,乃是庸才,碌碌無為之輩,次子李霸,體弱多病,不能理政,三子李期當時只有十歲,四子李保更小,只有六歲,李雄是想,若是自己百年之後,將由李琀來接替自己的皇位,其一,李琀文武雙全,多有智謀,有明君之分,其二,李琀乃是李雄兄長李蕩的長子,而李蕩則是李特的嫡長子,李雄生性磊落,經常言道,自己只不過是因為兄長李蕩早死,而誤打誤撞成為了大成國的皇帝,其實皇帝這一脈,應當是李蕩後人的嗎,但是李雄的這種想法,遭到了大臣的激烈反對,李雄與大臣們多次爭執,均是無疾而終,這都是題外篇,自是多敘。
言歸正傳,李琀和李稚卻是不同意任回的計謀,李琀道,
“任將軍所言非虛,但是依照小侄來看,事情要看結果,而非過程,鄧艾躍過祁山雖然損失了將近一萬人,但是兵行險招,出其不意偷襲了成都,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鄧艾付出的是值得的,如果不是這一萬多名兵士的傷亡,魏國又怎能兵不血刃地拿下益州?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講,若不是鄧艾的這一萬多兵士的傷亡,恐怕蜀國魏國兩國交戰,還要死傷更多的兵士!”
任回,李壽啞口無言,李壽心中暗道,
“自是聽聞李琀善辯,今日一言,果然名不虛傳!”
在李琀的力勸之下,三萬大成兵士,呈一字長蛇陣,從山腳望山頂出發,李琀和李稚自告奮勇,領著先鋒軍,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祁山山路蜿蜒崎嶇,兵士手腳並用,艱難行軍,不想山頂突然閃出一隊手持長弓的兵士出來,為首大將站于山巔,手持長弓,大呼道,
“賊兵,要取我楊難敵的頭顱乎!楊難敵就立於此地!看你們有沒有本事取走我的頭顱!”
說罷,萬千弓弩從山頂傾瀉而來,頓時數千大成兵士便橫屍山澗之中!
大成的兵士聽聞楊難敵之高呼,盡皆大驚不已,李琀面露驚慌失色,大呼道,
“撤兵!撤兵!速速撤兵!”
任回聽聞李琀高呼撤兵,臉上露出更加驚恐的神色,“倏”地一聲,拔出寶刀,道,
“不可撤兵!不可撤兵!”
但是任回的呼喊,很快就淹沒在兵士恐懼的奔逃的聲浪之中,祁山小路本來就是十分陡峭,下排的兵士還未撤出小路,上排的兵士便洶湧向山下擠來,無數兵士被擠出小路,墜進懸崖之中,但聽一聲聲聲嘶力竭還包藏著悲鳴絕望的吼聲,在山谷之中迴盪,悽慘的叫聲,更讓大成的兵士平添了幾分恐懼!向山下奔逃的慾望更加強烈!場面也更加混亂!
大成的兵士如此不堪,其實也跟這些年大成國久無戰事有關係,大成國二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兵士久疏戰陣,危急時刻,難以管理,而李琀,李壽,李稚等大將,則是從未上過戰場,沒有任何經驗可言,在眾多因素之下,造成了這場慘劇的發生!
大成國三萬多的兵士,被亂箭射死和被擠入懸崖摔死的竟然佔到了一半之多,楊難敵見大成兵士軍心已亂,命令兵士從身後拿出下山繩索,沿著繩索從山頂墜入山腰,拔出短刀,與敵兵以命相搏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琀和李稚領著先鋒軍在最前面,此時仇池兵士殺來,李琀和李稚皆是心懼,想要下山,卻被擁擠的兵士阻擋,不能向山下挪動半步,回頭一望,楊難敵已經綽刀殺來,李琀和李稚只能轉身來鬥楊難敵,楊難敵手握雙刀,以一敵二,渾然不懼!
李琀和李稚吃下三十合,逐漸不敵,任回則是在中軍,見李琀和李稚露出敗相,拔出寶刀,想要衝上去救下李琀和李稚,不想也被兵士阻擋,不能趕過去,只見楊難敵左手一刀,捅死李稚,右手一劈砍死李琀,任回大吼一聲,山中鳥獸驚悚散飛,卻是無濟於事眼睜睜地看著李琀和李稚在自己的面前,被楊難敵殺死!
這場屠殺,整整維持了一個時辰,殺的祁山山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樹枝上的葉子,都被鮮血染成了鮮紅色,任回大敗,出發時的三萬兵士,回來時,只剩下了不到一萬!
任回領殘軍回成都向李雄請罪,任回跪拜在堂下,老淚縱橫,沒有保住李琀和李稚,任迴心痛不已,自責萬分,當場就要自刎謝罪,同樣被撤回來麴歆不忍,拉住任回,堂上百餘名官員齊齊跪在李雄面前,為任回請罪!
在子輩之中,李琀是李雄最為看中的人,李雄從金椅之上站了起來,頓時頭暈目眩,眼眶發暈,胸中急火攻心,頭上毒瘡發作,李雄忍者痛楚,緩緩走到任回面前,雙手扶起任回,顫抖地說道,
“非是任將軍之過,是朕考慮不周……”
話未說完,李雄雙眼一黑,暈死於大殿之上,未知李雄性命如何,各位看官稍慢,且聽老生下回分解!
喜歡亂晉春秋請大家收藏:()亂晉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