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怒道,
“處弘,暗箭傷人!這就是你的待人之道嗎!”
王含也是大怒,用手指著諸葛瑤罵道,
“誰讓你射箭的!給我滾下去!自領三十軍棍!”
錢鳳還要再言,被王含大罵一陣,諸葛瑤也不言語,自行退下河堤,領了三十軍棍,王導又是言道,
“處弘!你意下如何!”
王含想了想,道,
“茂弘,雖然你我情同手足,同宗一脈,但是現在已經是兩個陣營上的人了,你存吾必亡,處仲待我不薄,又是我的親弟弟,我不能負他!”
王導言道,
“王敦待你不薄,難道天子就輕薄你了嗎!”
王含又是啞口無言,王導停了好一會,見王含還是不說話,便言道,
“昨夜,我夢見了玄通曾祖和士先叔父,將此間之時言於二位先祖,他們都為你和王敦的行為而感到羞愧,恥辱,特命我傳話給你處弘,給你五天時間好好考慮,五天之後,你再來這裡,告訴我你的選擇,我為了不違背先祖的訓誡,特從石頭城趕到這裡給你傳話!”
玄通曾祖便是王覽,乃是王導和王含的祖父,王覽是琅琊王氏的奠基人,王覽共有六子,長子王裁便是王導的父親,次子王基便是王含和王敦的父親,王導口中計程車先叔父,便是指的王基,王導搬出王覽和王基這兩尊先祖,拖延五日時間,不由王含不答應。
王含此人,酒囊飯袋之徒,只知道貪圖享樂,胸無計謀,當即宣佈全軍駐兵五日,五日之內,不能擅動但是錢鳳卻看透了王導之計,尋到王含,道,
“大都督!此乃王導的緩兵之計啊!王導定然是想拖延我們五日時間,然後趁著著五日時間謀劃我們,現在我們的大船已經打造完成,隨時都可以強渡秦河,萬不能因為王導之言,而慢了軍機啊!”
錢鳳多次力勸王含,結果卻被王含痛罵一番,攆了出去,錢鳳長嘆一聲,道,
“王含實屬平庸之輩,不足與謀!今日中王導之計,不日必敗!”
不料此言被剛剛出帳的王含聽見了,王含大怒,當即拿下錢鳳,以妖言蠱惑軍心為由,打了錢鳳三十軍棍,錢鳳氣不過,連夜逃出了大寨,投奔了舊友廬州內史周光,周光乃是周訪的次子,乃是中正之士,當即捕殺了錢鳳,將其梟首獻於王導,周光因此獲封五千邑。
這個周光還有一名哥哥,名叫周撫,乃是王敦四名大將之一,王導命周光連夜寫一份書信於周撫,全周撫投降,周撫和鄧嶽素來交好,二人俱是忠良之後,周撫是周訪的長子,甘卓被王敦殺死之後,王敦為了拉攏周撫,便把周撫補甘卓的空缺,而鄧嶽則是東漢太傅鄧禹之後,二人合謀商議一番,自知王含乃是無用之輩,早晚必被王導所敗,連夜出逃大寨,渡過秦河,投降王導,王導親自接待了周撫和鄧嶽,並且好言安危,周撫和鄧嶽對王導感激涕零,遂獻上破敵之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五日,已經眾叛親離的王含不知道災難已經悄然降臨,依舊在軍中飲酒賞舞,忽聞帳外殺聲震天,只聽一員黃面大將揮舞雙刀,大呼道,
“段秀在此!王含受死!”
王含驚得玉觴都掉在了地上,少頃,曹渾也率兵殺出,王含見大軍已亂,大呼道,
“周撫!鄧嶽何在!”
大將何康勒馬而來,大呼道,
“大都督,此二賊已經投敵了!”
“什麼!”
王含驚地下巴都合不上了,這五日王含只顧飲酒作樂,就連周撫,鄧嶽這兩米名大將投敵了都不知道,遠處殺聲傳來,段秀奔馬殺出,何康敵住段秀,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何康不敵,被段秀一刀劈成兩半!
王含正欲整頓兵馬,不想江中也傳來喊殺之聲,王含定睛一看,大驚不已,原來秦河對岸,王導早就砍好了數百木頭,採用木栓之術,把數十根木頭連線在一起,然後推入秦河之中,組成三四座簡單的浮橋,朝廷的兵士踩著浮橋殺奔而來!
王含心中又懼又驚,大呼道,
“弓弩手!給我射死他們!”
話音剛落,數千弓弩手便立在河口東岸,萬箭齊發,頓時將朝廷兵士射死於浮橋之上,段秀和曹渾見此情況,率領兵馬殺散弓弩手,朝廷兵士踏著浮橋,一個個殺到了對岸,王含大敗,已無力迴天!
王含引數百衛士,投奔荊州,荊州刺史乃是自己的胞兄王舒,王含和王敦是王覽的次子王基的兒子,而王舒便是王覽的三子王慧的長子,其次子便是徐州刺史王邃,王舒此人,中正剛毅,一向恥于于王敦為伍,王敦第一次叛亂的時候,王舒便勸過王敦,王敦只是不聽,此番王含落入到了王舒的手中,王舒豈能放過王含!
王舒不念同宗之情,殺死王含,將其屍體沉於長江,大告天下王含王應溺水而死!
王含兵敗被殺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武昌,此時王敦已經病入膏肓,聽聞此噩耗,大叫一聲,口中噴出數口黑血而亡,終年五十九歲。
至於王敦之死,能引發如何的連鎖反應,各位看官稍慢,且聽老生下回分解!
喜歡亂晉春秋請大家收藏:()亂晉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