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又扭頭看著崔懿,道,
“何為人和!”
崔懿道,
“如陳中郎所言,關中地勢複雜,關隘極多,易守難攻,如若沒有嚮導,長安恐難急取!望陛下三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百官叩頌道,
“望陛下三思!”
劉聰扭頭看著站在一旁的靳準,道,
“國丈有何高論?”
靳準略一沉思,對著劉聰作揖道,
“陛下,這人和,老臣已經為陛下找到了!”
劉聰一愣,連忙下殿,看著靳準,道,
“何人?”
靳準道扭頭看著殿外,道,
“把趙將軍請上來!”
話音剛落,遙見殿外走進一人,此人身長八尺,生的倒是玉樹臨風,面容俊俏,不打緊一看,倒不像是個武將,而是像個文臣,趙染對著劉聰,跪拜在地,口誦萬歲,劉聰道,
“你是何人?”
那將道,
“末將姓趙,名染,字文瀚,乃是蜀漢永昌亭侯趙雲之孫,徵西將軍趙統之子!原是司馬模的牙門將軍,率領三千人鎮守蒲坂,這些年為佞王司馬模鞍前馬後,執馬墜蹬,屢立軍功,但是司馬模卻任人唯親,末將一直得不到升遷和重用,末將自知司馬模並非明主,素聞漢朝皇帝破洛陽之威名,深為折服,特來投奔,望陛下不棄!以讓末將效犬馬之勞!”
原來,趙雲雖然征戰一生,戎馬倥傯,但是其二子趙統和趙廣並不成器,趙氏一族逐漸沒落,到趙雲孫輩趙染之時,趙染只做了個牙門將軍,守衛蒲坂,趙染對此一直憤憤不平,自司馬穎的大將牽秀在馮ping二聲,音同平)翊被楊騰殺死之後,馮翊一直無人駐守,趙染向司馬模謀求馮翊太守之職,卻被司馬模拒絕,並派自己的心腹大將索綝chen一聲,音同嗔)鎮守馮翊,趙染大怒之下,率領三千兵眾投奔了漢朝。
靳準道,
“趙將軍乃是名門望族之後,其三代都居住在蜀漢關中之地,熟知當地地形,此乃,正是陛下的人和!”
劉聰看著跪拜在地的趙染,心中大喜,道,
“真乃是天時地利人和!長安可定,天下可平!”
劉聰遂封趙染為平西將軍,與安西將軍劉雅領兵兩萬,直奔馮翊,同時命鎮守洛陽的劉曜和澠池的劉粲一同進攻長安,劉聰在攻下洛陽之後不足兩個月的時間,便展開了浩浩蕩蕩的西征,意圖滅亡西晉。
話說這南陽王司馬模帳下,有五員聲名赫赫的大將,被稱之為關中五虎上將,分別是徵西大將軍陳安,奮威大將軍索綝,車騎大將軍麴允,殿前大將軍淳于定,安定太守,軍司大將軍賈疋ya三聲,音同雅),五員大將俱在關中聲名赫赫,有萬夫不敵之勇。
漢軍想要進攻長安,馮翊乃是最後一道屏障重鎮,此時索綝領兵一萬鎮守馮翊,司馬模還是不放心,命麴允點兵一萬援助索綝,而五虎大將的另外一名將領,軍司大將軍賈疋正護著吳王司馬晏到達藍田,司馬模得知漢朝來犯,忙下密詔,讓賈疋暫時安頓吳王司馬晏在藍田,命賈疋率兵駐守下邽gui一聲,音同規),然後命陳安點兵一萬保護長安,淳于定領兵兩萬去前線迎敵。
劉曜領兵率先到達黃河彎口,進攻關中門戶,潼關,潼關乃是進入關中的第一道屏障,建在黃河之岸,象山之腰,依山傍水而築,山陡水險,地勢陡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潼關太守乃是呂毅,此人忠貞報國,性情剛烈,在劉曜的強攻之下,呂毅憑藉著潼關的天險,以區區三千守兵,硬是扛住了劉曜的三萬大軍三天的狂轟濫炸,未能讓劉曜前進一步,劉曜甚是苦惱。
不幾日,趙染和劉雅二將領兵前來,得知劉曜被阻擋在潼關以東,趙染拜見劉曜,道,
“大王莫慌,末將有法可破潼關!”
劉曜大喜,道,
“何法?”
趙染道,
“可遣五百熟知水性的兵士潛入黃河,繞過潼關,於潼關之後登岸,折殺回來,出其不意,可破潼關!”
劉曜搖了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