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道,
“如今中原紛亂不止,殺伐過甚,十無其一,路有白骨,我李雄在益州開闢疆土,別無他念,只想保一方平安,令益州百姓有食,國家繁昌,由是以仁德治國,寬己待人,不想為何益州本地卻屢次反叛於我,令益州再起兵鋒,相互攻伐?”
範長生聽聞,心中稍思,隨後把茶杯推到李雄身前,道,
“施主請看這茶,一切奧妙盡在茶中。”
李雄看著被範長生推過來的茶杯,卻不解其言,拜道,
“我乃是粗陋之人,不解天師之妙言,煩勞天師指點迷津!”
範長生輕輕一笑,略了一下浮塵,道,
“茶道,乃是道家的核心,其精髓別無二致,修道與品茶其實一樣,貴在簡單二字,一抔泉水,幾片茶葉,便能泡製出一杯香茗,治國,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茶經》有云,清法德為,無為而為,施主若是能夠參透這八個字,便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
“清法德為,無為而為?”
李雄看著茶几上的茶杯,口中不斷誦唸著這八個字,心中思索許久,突然站了起來,拜倒在範長生腳下,道,
“李雄乃是一粗疏俗人,修為淺薄,實是無法參透天師的神機,我李雄心中只想保境安民,令益州國泰民安,絕非是妄圖成就一番霸業,天師為道中仙人,威望遍佈,當福澤益州百萬百姓,李雄斗膽萬請天師出仕,尊奉帝號,李雄當為天師臣子,共享太平盛世!”
範長生慌忙把李雄扶起,道,
“大王不可如此,貧道何德何能能凌駕於大王之上,大王之心,貧道已經瞭然,如今天下兵鋒不止,王業不安,荼毒百姓,大王偌真的是為益州百萬百姓著想,當登基稱帝,庇佑益州,福澤萬里!”
範長生數次欲扶起李雄,李雄就是不起,淚溼衣襟,哀聲道,
“天師有如此神機,若拓荒于山中林草,如蒼生何!天下百姓之念,斷也!”
範長生頓了頓,然後與李雄對拜,道,
“昔昭烈祖於臥龍崗三顧茅廬,請出諸葛天師,貧道自知無諸葛天師之才,豈敢讓大王三顧而請?大王既不相棄,貧道願意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李雄大喜,淚流眼頰,遂於範長生執手而出,時年,範長生滿八十歲。
李雄聽從範長生之建議,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成”,改年號為晏平,追尊父親李特為景皇帝,廟號始祖,母親羅氏為太后,追諡李流為秦文王,追諡李驤為漢獻王,任回之妹任氏為皇后,赦免境內所有囚犯,加授範長生為天地太師,位丞相,封西山侯,族人不參與納稅和入伍,其餘百官各有置應。
由此,位於蜀地的,由氐族人建立的大成國,成為了華夏九州之中,繼黃河以北的匈奴漢國之後,第二個建立帝制的國家,不過大成國雖然建國,卻依舊對晉朝按番邦國的朝例進貢,即便後來,晉朝遭遇了幾乎滅國的劫難,大成國的進貢,也從未中斷過。
範長生加入大成國所帶來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在蜀地一大批文臣武將投奔了大成,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名叫常璩二聲,音同渠)。
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人,文學淵博,極擅文辭,一杆丹青妙筆,筆筆生花,為人剛烈,性情正直,初任益州主簿,侍中,時常點出李雄的過失,李雄對對常璩是又敬又懼又惶恐,後來常璩兼任史官,文筆公道,對李雄的功績大加讚揚,而李雄的一些小的過失也寫了進去,後來常璩編纂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步地方誌——《華陽國志》,為研究中國西南地區的山川,歷史,人物,風俗等提供了重要而客觀的史料。
大成國以明君李雄為首,文有範長生,常璩,夕斌為國家出謀劃策,武有麴歆,任回,朱竺,楊桂,任臧,上官晶,嚴蟶時楊褒病亡)和一干新投奔而來的諸如張寶等武將的保境安民,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大成國,成為了當時遭受戰亂之苦的中原百姓的世外桃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暫且不提大成國之事,話說晉懷帝司馬熾下達天子檄文,例數東海王司馬越的罪狀,命大將軍苟曦率軍進攻兗州,討伐司馬越,司馬越聽聞天子檄文,怒火攻心,氣血上湧,病情漸重,日吐黑血兩三升,不幾日病亡。
苟曦聽聞司馬越急火攻心而死,不禁輕蔑地笑道,
“東海王此人,流於形式,德行淺陋,時局不分,蛇鼠兩端,庸人耳!”
此言,正是對東海王司馬越的一聲,高度的總結。
東海王司馬越的死,意味著西晉王朝“八王之亂”全部結束,遙想二十年前,晉武帝司馬炎病逝,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先後掌控朝廷,攜天子以令不臣,史稱“八王之亂”。
參與八王之亂的其實並不止這八王,登上歷史舞臺並且展露過手腕的,共計二十多位王侯,諸如淮南王司馬允,高密王司馬略,竟陵王司馬楙,南陽王司馬模等等,但是這些王侯並沒有掌握中央政權,所有沒有算在“八王”裡面。
八王之亂讓中原大地在結束了三國百年征戰之後,又以極快的速度淪為了血腥的戰場,九州華夏和漢族百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荼害,各大諸侯相互攻伐,幾近掏空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八王之亂的結束,並沒有讓中國恢復和平的光芒,相反,由於氐族,羌族,羯族,匈奴,鮮卑段部,鮮卑拓跋部,鮮卑慕容部,鮮卑宇文部等胡族的日漸崛起,西晉的政權風雨飄搖,胡族趁著王朝內亂,對於中原虎視眈眈,隨後時期的華夏漢族,遭遇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從未有過的磨難和慘相!
這段歷史,因為太過於黑暗慘痛和泯滅人性,所以從古到今,從未有人刻意提及。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八王之亂並不是地獄的結束,恰恰相反,這,只是個開始。
喜歡亂晉春秋請大家收藏:()亂晉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