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小兒,安敢暗放冷箭!”
說罷一聲令下,天蕩山賊兵盡皆殺出,趙廞全軍出擊抵擋,不料平地裡一聲炮響,左後任回,李肅帶著一千賊兵,右後費陀,李遠亦帶著一千賊兵殺到趙廞後方,趙廞頓時軍心大亂,四面受敵!
趙廞大將衛玉大吼道,
“不要亂!不要亂!賊兵寡而我軍眾,賊必敗!我軍必勝!退後者斬!”
說罷趙廞軍漸漸穩住,與賊兵捉對廝殺,李流李驤酣鬥費遠,費遠不敵,勒馬落荒而逃,任回于軍中看見了衛玉,持長槍與衛玉斗到一處!
李特賊兵畢竟少寡,鏖戰之中,士氣漸弱,正欲退兵,忽而林中殺聲震天,原是左路李蕩,李雄,右路符成,李始在殺翻張燦和蔣俊之後,過來支援!千餘騎騎兵於晉軍陣中來回衝殺,猶如無人之境,賊兵士氣大振,晉軍士氣大弱,趙廞見狀,慌忙鳴金收兵,晉軍一聽號響,慌忙逃命,如鼠流竄,還哪有氣力對殺,李特率兵追殺至二十里方止!
天蕩山大戰,兩軍從中午一直殺到日落西山,李特收拾完戰場,收穫兵器鐵甲無數,戰馬三百多匹,但是李特也是折損了戰馬千餘匹,萬餘人的天蕩山大寨,折了近半數人,李特雖是大勝,卻也是哀嘆不已。
相比於李特,趙廞更是窩火,三萬人被天蕩山的萬餘賊兵殺的丟盔棄甲,望風而逃,提起天蕩山這三個字,渾身都顫抖,能活著回來的,不足一萬,而且還折了大將倉垛,堪稱是統兵三十餘年以來最慘的一戰,清點完殘兵,趙廞無力再戰,只能返回益州,從長計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談這李特,只說這趙廞,回到益州之後,不出兩天,忽然一位朝廷派來的詔史袁寵駕到,趙廞跪旨,袁寵道,
“大晉皇帝詔益州刺史趙廞,趙廞多年垂功益州,鞠躬甚偉,百姓有望,特封趙廞為大長秋,即可入京奉命,益州刺史,暫由益州內史耿滕擔任!”
這個詔書,實比兵敗天蕩山還讓趙廞心驚!
當年賈南風掌權的時候,趙廞為了巴結賈南風,把自己的兒子入贅給了賈南風的養女,跟賈南風攀上兒女親家,賈后被誅,這趙廞便時刻活在恐懼之中,而今兒袁寵的詔書一道,更加印證了趙廞心中的恐懼。
前面就說到,司馬倫和孫秀,在算計人方面還是有些能耐的,但是朝廷上跟大臣鬥,還差了些火候,這大長秋是什麼職務,負責中宮禁兵,傳皇后懿旨,總領中宮宦官的職務,如今這皇后都沒有了,這不是明擺著讓趙廞去送死嗎。
趙廞心裡極度恐懼,收下詔書,打發完袁寵之後,便連夜召見自己的心腹,杜淑,許弇yan三聲,音同演)與內堂中,商量對策。
許弇道,
“明公萬不可去赴任,這是請君入甕,要設計殺你啊!”
趙廞低著頭,道,
“這個我自然知道,今晚連夜召見你們二位,就是商量個對策,京都,是萬不能去的,但是也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眾人皆沉默不語,忽然杜淑跪拜在地,一言不發,趙廞大驚,連忙要扶起杜淑,杜淑不肯起,道,
“下官有一法,可助明公,但唯恐明公留下千古罵名!”
趙廞拉杜淑不起,只能任由杜淑跪拜在地,道,
“何法?”
杜淑道,
“如今明公身處益州,乃是大晉最遠的封土,時劉玄德割益州和漢中就能稱王稱帝,得一鼎之江山,以明公的才能,難道還比不過那個織蓆販履之徒!”
趙廞許弇俱為大驚,趙廞道,
“衡事,你怎能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許弇指著跪在地上的杜淑,罵道,
“你這個老匹夫,竟然枉談國家分裂之事!你可知罪!”
杜淑瞥了許弇一眼,也不理他,跪拜在趙廞腳下,道,
“明公,如今賈后被誅,朝廷自亂,那趙王飛揚跋扈比賈后更甚,恐怕大晉的江山,保不了多長時間了,自古亂世出英雄,明公割據益州漢中之地,只要想辦法擊敗了耿滕,便可自立為王,朝廷想管,但是鞭長莫及,此為明公如今唯一之上法啊!”
趙廞默然不語,許弇對著杜淑大罵不覺,趙廞忽然喝道,
“許弇,你倒是說個主意!”
許弇不能言。
其實杜淑所言,跟趙廞心裡想一塊去了,只不過趙廞始終沒有把這話,說出口,趙廞扶起杜淑,道,
“本官於那耿滕,鬥了多少年,但是始終沒有把耿滕鬥敗,而如今我剛剛兵敗天蕩山,實力大損,有什麼辦法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杜淑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