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在西宮中,李肇給賈后呈上一隻纏有綢緞的弓箭,綢緞上書,
“太傅有難,救太傅者有重賞。”
賈后依舊是一臉冷冰的表情,眼神撇著李肇,問道,
“此箭何來?”
李肇跪拜在地上,答道,
“這支弓箭,是在太后宮牆外撿到的。”
卻說太后楊芷見孟觀率兵出了宮,司馬瑋率兵封了西宮的門,心中知道大事不好,但是又出不了宮,只能是暗書書信,用弓箭射出宮外,希望有人撿到告知楊駿,但是她不知,楊駿一族,已經被賈后盡皆誅殺,而這支弓箭,則是被李肇撿到,獻給了賈后。
賈后看著弓箭,卻始終沒有說話,李肇心中惶恐,這個賈后,其心計狠毒異於常人,喜怒不形於色,李肇是賈后的心腹,跟了賈后三十多年,但是還是琢磨不了賈后的想法,沉默許久,賈后兩隻手握著弓箭,胳膊上一用力,把弓箭折成兩半,口中說道,
“楊太后乃是楊駿之女,楊駿謀反,楊太后也逃不了干係,李肇你即可點一百禁兵,請楊太后移駕金墉城,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楊太后出來,違令者,斬!”
“諾!”
李肇正準備退出後宮,不想賈后又繼續說道,
“楊駿之妻龐氏,也與楊太后一起!”
“諾!”
惠帝司馬衷平日不理朝政,賈后之言,便是惠帝之言。
楊駿被殺的第二天,汝南王司馬亮便來了,著力清掃楊駿餘黨,賈后為制衡楚王司馬瑋,分封司馬亮為太宰,與太保衛瓘一同入朝輔政,同時封司馬瑋為衛將軍,禁軍北中候,司馬繇進爵為東安王,四人共理朝政,輔政大臣的位置,司馬亮,衛瓘,司馬瑋都實至名歸,但是讓司馬繇做到這個位置,著實讓諸多大臣不解,司馬繇在誅殺楊駿之前,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藩王,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功勳,能夠得到這個位置,賈后給的理由是手刃楊駿之功,這才稍微平息了朝廷內外大臣的議論。
而賈后,也在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賈后的堂兄賈模,堂舅郭彰,妹妹賈午的兒子賈謐都升任了朝中重臣。
賈模字思範,父親賈遵是賈后的父親賈充的兄弟,平日裡中正廉明,素有公名,誅殺楊駿之後,被封為平陽鄉侯,而賈謐是賈后妹妹賈午與河南尹韓壽的兒子,因為賈家勢力太大,韓壽的兒子竟然不能姓韓,而姓賈,這也是因為賈充生了兩個兒子,盡皆早夭而死,於是便把孫子賈謐當兒子養了。而賈后的堂舅郭彰,雖然跟賈后血緣較遠,但是跟賈謐是發小,倆人關係十分親密,賈后待郭彰也是視如己出。
這個賈謐,好文舞文弄墨,在朝中原本只是個秘書監的文官,掌編纂國史,誅殺楊駿之後,賈謐搖身一變,成為了後將軍,賈謐個性輕浮,喜好功名,為人隨便,著名的文人諸如石崇,陸機,陸雲,潘岳,歐陽建等人,盡皆巴結賈謐得以高升,而與賈謐沆瀣一氣的郭彰,也是被封為尚書。
司馬亮上臺之後,與楊駿走的同一路子,大肆分賞重臣,引起了其中的一些人的不滿,這一日的朝堂之上,司馬亮竟然一口氣封了百餘名官吏,但是這種拉攏人心的做派,引起了朝廷高官的不滿,因為朝廷底層官員成了中層,中層官員成了高層,但是高層官員卻封無可封,只能象徵性的給些財銀而已,而朝廷大多的話語權,都掌握在高層官員的手裡。
卻說楊駿伏誅不足一月,同為輔政大臣的太宰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的黨爭愈演愈烈,一日群臣議朝,司馬亮對司馬瑋公然發難。
晉惠帝司馬衷坐在大殿之上,而賈皇后則是坐在旁邊的一張金椅上,二人之下,則是站著百餘名文武百官,太宰司馬亮走出陣中,作揖道,
“陛下,如今佞臣楊駿伏誅已經有一月有餘,現在宮牆城內外風平浪靜,此事已熄,但是朝中的藩王卻還在朝廷之中,自古庶王不入朝,這是自古的規矩,如今皇都的內外叛亂都已經平息,臣上諫,藩王應及早回到自己的封地之中。”
雖然司馬亮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大臣都知道,司馬亮嘴中的滯留不走的藩王,就是楚王司馬瑋。司馬亮此言,其實正合晉惠帝司馬衷的心思,司馬衷為人懦弱,性格不堪,而且身有痴病,他從小就十分害怕性格乖張暴戾喜怒無常的司馬瑋,只要一看見司馬瑋,司馬衷兩個腿肚子都哆嗦。
惠帝司馬衷滿心歡喜得正準備出言,卻習慣性的向右瞥了一眼,在惠帝右邊端坐的賈后卻輕輕搖了搖頭,司馬衷便不說話了,朝堂之上的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楚王司馬瑋走出來,也不作揖,道,
“太宰之言實在淺薄,楊駿雖然伏誅,但是餘黨未滅,仍然有犯上作亂的可能,並且朝堂之上的某些人,卻在走楊駿大肆封賞眾臣的老路子,收買人心,把控朝廷,私結黨羽,為禍朝綱,恐有成為第二個楊駿的跡象,作為光明賢德的武帝的兒子,為了保住大晉的江山,我應該對他們有所限制,待朝堂之事徹底平息之後,再回到封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眾位大臣又是議論紛紛,司馬瑋口中的在走楊駿老路子的人,很明顯就是汝南王司馬亮。
惠帝聽聞司馬瑋所言,只能是無奈說道,
“眾位大臣是何想法。”
惠帝一出口,原本嘈雜的朝堂頓時安靜下來,司馬瑋此人氣量狹小,睚眥必報,這要是同意了司馬亮,便是公然與司馬瑋作對,對自己沒什麼好下場,所以偌大的朝堂,百餘名朝中大臣,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說話的。
沉默許久,一個拄著玉杖,髮鬚皆白的老者走了出來,道,
“自古庶王不入京,這是規矩,也是國策,依老臣所見,太宰所見言,句句珠璣!”
眾位大臣俱驚,定睛一看,此老臣,原是太保衛瓘。
衛瓘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衛覬ji四聲)是前朝曹操,曹丕,曹叡的三朝重臣,衛瓘功勳累累,當年與鍾會一起滅亡蜀漢,殺死姜維,然後又設計誅殺了反叛司馬家族的鐘會和鄧艾,天下穩定之後,北方烏桓反叛,衛瓘又率軍破烏桓大軍,在現如今的朝中,可謂是功勳累累,而且衛瓘此人正直清正,剛正不阿,不服權貴,就連晉武帝司馬炎見到衛瓘也要禮讓三分,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殊臣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