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小雪的大冒險》第二部上市發行。
有了第一部的鋪墊,出版社加大了宣傳力度,銷售成績比第一部還要好,不到半個月就銷售了十多萬冊,比那些名人的書籍銷量還要好。
這讓出版市場的業內人士驚呼兒童圖書的春天來了。
這部童話故事已經在讀者中形成了口碑,具有了品牌效應,成了孩子們的必讀童話。
一些玩具廠商趁機推出了故事中的人偶,用的就是書中插圖的形象。
還有各類畫冊和貼紙,出現在學校旁邊的各個小攤子上,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尤其是貼紙,小朋友會把貼紙貼在自己的文具盒或者書頁上。
然而,這些都是沒有經過林子軒授權的,也沒有生產廠家事先和林子軒打過招呼。
他們就那麼光明正大的拿過去用了,賺取利潤,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種現象在國內極為常見,醫院和飯館拿明星的照片做招牌的事情屢見不鮮。
明星沒有精力一家家的去打官司,就算打贏了也拿不到多少錢,還不夠請律師的費用呢。
再說,這種事情屢禁不絕,一般情況下只能是不管不問。
除了周邊產品,盜版書商同樣猖獗,市面上至少有十幾種《小雪的大冒險》盜版書存在。
根據出版社的粗略統計,兩部《小雪的大冒險》盜版書籍估計有兩三百萬冊,基本上和正版的書籍銷量持平了。
這給出版社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損害了林子軒利益。
盜版書和未經授權的周邊產品讓林子軒少收入了幾百萬。
這個數字隨著書籍的繼續出版發行,會翻倍的增長,達到上千萬,甚至更高。
如果是一本普通的暢銷書,出版社或許就聽之任之了,畢竟暢銷書籍有市場飽和的時候,過段時間也就不暢銷了,沒必要浪費精力。
國內的大環境如此,出版社也沒有辦法。
但《小雪的大冒險》不同,它是一個系列,按照林子軒的寫作計劃,大概會有五到六部。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幾年內,這部童話故事會一直暢銷,會成為出版社的一顆搖錢樹。
他們初步估算了一下,一本書的定價是二十五塊,一部小說被盜版兩百萬冊,五部小說就是一千萬冊,總計兩億五千萬人民幣。
除去工本費和發行費用,還有作家的版稅,出版社能從中賺到大概八千萬左右。
如果仍由這麼盜版下去,這就是出版社在未來幾年損失的收益。
這還是他們對這部系列小說銷量的保守估計,要是加上幾部小說疊加起來的影響力,這個數字只會更高。
這已經值得出版社出手了,盜版少一點,出版社的收益就高一點。
在這件事情上,不能依靠盜版商的良心,只要有利可圖,盜版商就不會罷手,他們甚至會把《小雪的大冒險》作為重點書籍來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