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升不免便笑,“在下讀過些詩書,蹉跎了一些歲月,但兜兜轉轉,還是發現那些個彎彎繞繞實在非是我願,是以最終也還是投身江湖,便做個瀟灑閒人罷了,也不求手握大權身居高位,只想不辜負父願,維持龍首門便好。”
“當個江湖人沒什麼不好,不讀書倒也不行,如子升這樣,讀個恰到好處便也就行了。”燕不凡認同道:“讀得多了,心底便慢慢壞了。”
這歪理,楚升當真不知道要怎麼去接。
不過燕不凡恐怕也想不到,楚某人棄文從武,其實原因很簡單,他鄉試未過...
一路上,楚升便多同燕不凡聊的是這番事宜,論武藝、見識、江湖經驗,楚升處處不如這位名滿天下的大俠,是以他自然選擇將對方拉到自己的領域內,由此策略果然生效,言語之間,燕不凡對他也是好感倍生,等到入了幷州城府境,已將楚升引為好友。
進入幷州城府境內的第一個城鎮,卻是喚作平臺鎮。
畢竟是一州首府府境,雖然幷州災情愈重,但這鎮落裡也算是有幾分風采,來往行商民人不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行路多時,自然是要投宿客棧歇歇風塵,二人牽馬途徑鬧市,往客棧處尋,倒是另有些所見所聞。
比如,三基教。
三基教那位年輕的教主當真有天縱之才,他手段非凡,一邊出手拉攏江湖高階武力,一邊則是遣派傳教人,足跡遍佈於一州鎮落村莊上,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大量吸引無知民人入教,攜裹民意意圖大用。
偏偏,官府吃足了銀兩,對此不管不問。
如楚升與燕不凡所見,這鬧市上便有幾個傳教人在宣講教義,演些雙簧展示神蹟,又有施捨些小小錢財拉攏人心。如此三種手段並用,聚集得一大群人圍觀,聽那傳教人胡言亂語,說些什麼“三基三劫”之事,唬得民人一驚一乍,一顆心都隨著傳教人一言一語而上下起伏。
二人駐足了片刻,燕不凡嗤笑搖頭,“盡是些江湖把戲,所言左左右右也不過那些事宜...”
“管他手段是否粗糙,言語是否縝密,惹的民人深信不疑便足矣。”楚升目光裡的忌憚完全遮掩不住。
“這教派走的路子還真和蜀地鬼窟、湘中屍神、南境五毒之類大有不同。”
燕不凡道:“走罷,先投宿,然後再來探探這些人的底細。”
楚升自無異議,二人隨意走進一家客棧,一番瑣碎後定下打尖事,倒是先在廳內喝著茶水,等菜餚上來果腹。
曾和“白蠟杆”洪宣走過鏢,因而楚升吸取了他的江湖經驗,是以行走江湖更為謹慎,他目光本能的移轉打量周遭食客,忽而眉頭微皺,低聲道:“正下樓那些人似非善類...”
燕不凡並未抬頭,只是微抿了抿茶水,回應道:“當是邪道的一些小崽子,只是不知道聚在此地是為何事,且先放下勿去理會。”
喜歡第一大掌門請大家收藏:()第一大掌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