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騙她
見元玉婉回來,劉媽媽笑著行禮問安,待元玉婉坐定,她便指著那十幾個丫鬟道,
“太太房裡如今只有福兒和寶兒兩位姑娘是一等丫鬟,照例,太太房裡是八個一等丫鬟,如今還差著六個,這些個丫頭連著翠環在內,都是各房裡最能幹的,請太太挑幾個看著順眼的留下用著”。
元玉婉點點頭,她先是點了翠環,又問了那幾個人,或是會看賬的,或是廚藝好的,或是會侍弄花草的,或是會針線女紅的。
照著這個樣子,選了剩下五個丫鬟,其餘的還是回原處辦差。
福兒帶著那幾個新來的大丫鬟去各人住處看看,元玉婉見劉媽媽遲遲不離去,猜到她興許還有話要說。
於是她請了劉媽媽進去坐下,又叫寶兒去沏茶,劉媽媽這才笑了笑,開口道,
“這也是兩個月前的事了,太太知道的,我無兒無女,是個孤寡老太太。只多年前在西北時,認了個幹女兒,她也嫁在那邊。”
“兩個月前我女兒來了信,說是有孕了,也實在是想我,我想這世上也就剩這一個親人,於是便跟國公爺告了一年的假。
“如今咱們府裡的大事已經辦完,我便想著,趁著才入冬,啟程去西北,路上也好走。因而想請太太準了這事,我和女兒都謝太太的恩呢”。
其實兩個月前劉媽媽就與戚肅言說了這事,只是那時這位年輕的閣臣沉默著,只把玩扇子上那不知名的扇墜。
然後他說,再等等吧,等年前,府裡辦了喜事,你再回去。
劉媽媽當時有些不明所以,沒成想,才過了兩個月,國公府真的有這等的喜事了。
元玉婉聽這事只覺合情合理,又想起自從認識劉媽媽,她對自己多有照拂,母親能順利認親,也少不了劉媽媽的幫忙。
於是點頭道,“既然如此,倒是耽擱不得的,媽媽且放心去就行。從京城去西北,山高路遠,媽媽可帶了護院隨行嗎”。
見劉媽媽點頭,便又轉頭對寶兒說,“去封二百兩銀子,再去庫房裡找一對長命鎖來”。
劉媽媽連忙推辭,見元玉婉堅持,便也收下謝恩。
謝了恩,劉媽媽又與元玉婉說了許多,大多也是這府裡管家理事上的,又說不管是她教出來的翠環,還是元玉婉選的那幾個丫鬟,都是能撥算盤看賬本的,以後跟在元玉婉身邊,也能盡些力氣。
劉媽媽退下後,元玉婉咬著手指不說話,她實際是不會管家的,從沒人教過她這些。
如今劉媽媽告假,她知道不管是情理還是情面,她都不好意思為著自己強留著劉媽媽。
幸而剛才劉媽媽與她說話的時候也講了清楚,翠環已經能獨當一面,有什麼拿不準的,問她便行了。
翠環倒也真是個能幹的,元玉婉既說了要學著看賬,立時就有厚厚一摞的賬本擺在元玉婉小書齋的桌子上。
這一間書齋在她院子的東南角,由迴廊連著,是單獨一個院子,另有一汪活水經過,倒是養得這一小塊地方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