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兒便跟著也嘆氣,心裡暗暗罵戚明風不是個好東西,面上又要安撫元玉婉,便開口道,
“左右咱們自己家節後就搬來了,那個宅邸離戚家遠,一時也見不著這戚六少爺”。
這話一出口,兩個女孩便一起沉默了。雖說有戚明風的戚家不是好地方,可是元家難道就能待下去嗎。
親爹不在乎,嫡母不慈,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在嫡母膝下教養長大,根本沒有把元玉婉當成自己親妹妹來照護。
元玉婉在戚家是小心翼翼,在元家一樣是如履薄冰。
福兒終究還是勉強扯出一個笑容,安撫一樣的,她沖元玉婉笑笑,“好在,還有宋家那位呢,等和宋家公子成了親,姑娘的日子也能好起來”。
她見元玉婉抹了抹眼淚,又說道,“雖說終究不是姑娘心儀的那個人,可是宋家公子怎麼也算是姑娘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總有情分在,我看他也是很喜歡姑娘呢”。
福兒的聲音越來越輕,元玉婉勉勉強強擠出一個笑模樣來,她握著福兒的手,
“我知道的,只是那個人,大抵已經是哪家權貴的少爺,我自然是配不上的。懷安哥哥很好,家裡也都很滿意這樁婚事,我可還有什麼可痴心妄想的呢”。
說起來,元家的人,都對元玉婉的婚事很是滿意。
宋懷安,雖說家世平平,但是一說是中了舉子,一說是和元玉婉是一起長大的鄰居哥哥。
元玉婉嫁過去,也算是後半生無憂了。因此元家的夫妻兩個覺得,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給庶女謀得了這樣門當戶對的一場好親事,自覺是一對好父母,平日裡對元玉婉的冷淡便可以一筆帶過,全當沒有的事。
可是隻有福兒知道,自己姑娘心儀的那位宋家兒郎,一直都不是宋懷安,而是宋懷安曾經的弟弟,宋懷遠。
元玉婉是和宋家兩位哥哥一起長大的,說是一起,其實宋懷安年紀稍長,不屑於跟她這種小孩子玩。
跟她真正有青梅竹馬之情的,是隻比她大兩歲的宋懷遠。
宋懷遠說過,等元玉婉滿十五,便來上門提親。
於是元玉婉當時在外祖家裡,一日一日,就盼著自己及笄的那天。
當時她還不是元家無人問津的二小姐,她是阿婉,是外祖捧在手心的阿婉,是和宋懷遠偷偷在心裡定了終身的阿婉,是等著宋懷遠來娶她的阿婉。
然後距離阿婉十五歲生日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宋懷遠被浩浩蕩蕩的一隊人接走了。
聽說他原本是京中某家權貴的孩子,幼時是被奶孃拐出來賣掉的,這一路上輾轉流落到宋家。
如今那位權貴家好不容易才把人尋到,自然是叫他認祖歸宗,又給了宋家一大筆銀錢,當成多年養育的報酬後,便將人接走了。
接去了哪裡,是京城還是其他地方,元玉婉就不知道了。
她只知道聽左鄰右舍的人說,來接宋懷遠的人,婆子小廝一大群,竟是一眼望不到頭,護衛各個騎著高頭大馬,那樣大的排場,估計是鐘鳴鼎食之家。
總之,是她元玉婉一輩子都夠不上的門楣了。
失去宋懷遠的第二個月,外祖走了,元玉婉在披麻戴孝中,過完了自己的十五歲生日。
然後一頂小轎將元玉婉接到了元家,嫡母李氏只看了她一眼,便隨意找了個院子給她,又隨手將福兒指給她。
不過興許是她有福氣,福兒的一顆赤誠之心,是元家冷漠冰霜下,唯一意外的那一點暖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