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太安五年,肅城貢院門口人頭攢動。這一天是院試揭榜的日子。
若過了院試,便有秀才之名,否則便仍然只是個童生。
“鶯姐,你們等在這,我去看看。”江成禦讓姜若站在人群外說道。
這一年,江成業與江成禦兩人也入場考試了。兩人一路從縣考,府考,到了院考。
前兩次,皆名列前茅。至於這一次的成績嘛,要看看榜上,才能知曉。
姜若看著遠處那群學子,或大笑,或痛哭,當真世間百態。
有人狂笑著穿過人群,向外奔去,差點撞上姜若。
“鶯兒,小心。”江成業連忙把姜若拉到一邊。
江成業此時已經十七歲了,身材挺拔,面如玉冠,通身儒雅氣質。與三年前相比,倒是更加內斂了,或者說是懂得隱藏心性了。
只見遠去的那人,嘴裡唸叨著:“哈哈,過了!過了!果然沒有騙我。”
“這人看著有些眼熟。”姜若說道。
江成業看了一眼,說道:“那人也是江家村的人。老秀才的兒子,江成輝。”
江成輝今年也有三十歲了。這五年來,屢考屢不中,想不到這次竟然終於過了院試,成了名秀才。
“鶯姐,哥!過了!”江成禦從人群中擠了出來,興奮地說道。
“哥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皆為稟生。”
姜若聞言,自然也為兩兄弟高興。雖然都是秀才,但是也分三六九等,這最好的便是稟生,以後能領取朝廷糧食。
幾人說笑著,引起了周圍人的圍觀。同時青陽書院的學生,紛紛過來給兩人道賀。
江成業和江成禦連忙謙虛地應答。
姜若在一旁看著,真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心情。江成業在與人攀談的時候,視線仍不忘掃向姜若。
待姜若也正看著自己,嘴角忍不住勾了勾,眼中帶著笑意。
姜若三人知道這榜上成績後,便啟程回了江家村。過幾日,這次院試中了秀才的考生名單就會下發到縣,而後通知到村。
一路上,三人倒不著急,沒有急著趕路。第二天傍晚,三人才終於到了江家村。
誰知,剛踏進村子,就發現村裡的氣氛有些不對,家家戶戶房門緊閉。三人焦急地往家趕,等到到了家,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江興德躺在床上,他的臉上有明顯的淤青與紅痕,範氏則在一旁抹眼淚。
“爹,這是怎麼了?”江成業連忙問道。
“小業!你們終於回來了!”範氏見到姜若幾人回來了,連忙哭訴起來,開始講起這幾天發生在江家村的事情。
這事其實與老秀才江學德有關。
當年江學德中了秀才後,江家村上下著實高興了好一會兒。因為大梁朝對於讀書人有特別的優待。
凡是秀才,便可免百畝田地的稅。於是,這江學德中了秀才後,江家村同族的人,紛紛把自己的地契投獻了過去。
這當然也包括江興德的那幾畝田。
老秀才接受了村民的投獻後,也收了點好處,每逢秋收,每戶收取一定比列的糧食。不過,這些糧食與沉重的賦稅相比,就不足為道了。
這事,也成了江家村被附近村子羨慕的原因之一。
而這次出事,就出事在這投獻的田地上。江興德的兒子,竟然把這些別人村民投獻的土地,再次投獻給了富商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