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張相爺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三次出任宰輔,能起能落,意志力和格局都非常人能敵。
張說下臺之後,朝中再也找不到一位能與他匹敵的宰相,開元初年那“姚宋”同歸於治的光景再不複見,彷彿一個群星交相輝映時代的落幕。
李璡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但他就是無端感到悲傷。
“張說罷官之後不久,陛下將郯王從安西都護府召回,命陝王接替。”
“陝王乃是楊婕妤於陛下潛邸時所出,皇後娘娘於楊婕妤共同撫養成人,娘娘本人和王家也是十分支援陝王殿下的。”
“王仁皎去世以後,王守一襲了祁國公之位。現在王家在西域獨佔了羊毛生意,每年的利潤驚人,不然也不會引發蘇祿的覬覦,蕭嵩出兵平叛。”
“武家其實這些年一直也在籠絡安西羊毛坊和安西醫療所,據說當年你出海的時候他們還曾派人去送行,想著為惠妃娘娘尋些海外的奇珍異寶,可惜你走的太急沒追上。”
“求寶嗎?”
大壯一臉狐疑。
“他那不是追殺我嗎?”
“怎麼會……”
他這樣說,小王爺就一臉失笑的表情。
“你當時都是陛下親封的招撫使,是帶著皇命出海尋種,武家有幾個膽子敢追殺?怕不是要造反。”
“他們是看到王家的生意發了大財,想著也跟你套套近乎,畢竟惠妃娘娘在宮中也是要孝敬的嘛。”
這樣,早說是做生意啊,害他褲帶都差點跑掉了。
只聽李璡話鋒一轉。
“說到惠妃,惠妃所出壽王一直養在我父王府中,領的是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不過他這個是遙領,前陣子已經被接回了宮中,據說頗陛下經常贊他天資聰穎。”
“不過壽王與惠妃的關系一般,惠妃雖然依舊聖眷深厚,但也不是椒房獨寵,幾位年輕娘娘也頗得聖心。這次高力士令命出宮為陛下采選美人,宮裡怕是還要再興風雨。”
李璡看似只是閑聊了一些八卦,但實則熱點難點考點都給748圈出來了,仔細琢磨便能窺得要旨。
比如之前一直和統交好的王守一和王皇後,現在隱約站隊陝王李亨,李琮被召回長安說不得便有皇後娘娘的手段,為的是為養子造勢。
再比如之前和統結仇的武惠妃,如今的矛盾反而沒有之前尖銳。畢竟武惠妃的兒子壽王一直被寧王妃撫養,回宮之後與她關系不親近,小的那個還沒到年紀,惠妃看著盛寵不衰,實則也沒撈到什麼好處。
當然最難受的還是太子李瑛和李琮。李琮就不用說了,平定西域的桃子最後被兄弟摘走。李瑛則是沒了親娘就有了後爹,以前趙麗妃得寵的時候他做啥李老三都喜歡,現在是動輒便被呵斥,妥妥一個地裡黃的小白菜。748甚至覺得,也許要不了不久,李隆基就要找個理由換太子了!
想想也是啊,畢竟皇帝現在年富力強,看著同樣逐漸變得年富力強的兒子們,會心生忌憚也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李老三的兒子還格外多,特別喜歡玩平衡牽制的那一套……
想到這裡,748忽然覺得,李璡的那個回鄉種地的建議真心不失為一個好選項,至少在這種朝局不明、波雲詭譎的時刻,統和宿主真心不適宜捲入政鬥宮鬥,他倆捆一起也不是這群老狐貍的菜。
而且他倆對老李家哪個皇子最後勝出,也不是很關心。
就像小王爺吐露的那樣,以前的盟友各有立場,以前的冤家有意修好,何必早早站隊呢?
還是先想辦法茍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