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正三品要員和流外五等的芝麻粒根本打不上照面,單就張說這樣詩文兼擅、掌文學之任多年的大學問家,薛大壯這種字都寫不齊整的哪裡能入眼啊?
唉,陛下非讓這兩個人碰頭,也不知道是想給哪一個添堵了!
正想著,湯池外忽然響起一陣清悅的說話聲。
“是花奴回來了嗎?”
李隆基笑著問道。
“好久不見花奴了,快讓叔父看看!”
從湯池外轉進一個華服少年,眉目精緻、唇紅齒白、肌膚明瑩如玉質,正是李成器的長子李璡。
李璡小名花奴,是李成器與元氏的嫡長子,不僅姿容出色,對于樂律也頗具天分。
李璡與三叔李隆基的關系非常不錯,他的音律就是李隆基親自教的。今天聽說三叔來家裡了,李璡從昭文館出來便一路策馬,急著回家迎接三叔。
叔侄見過禮,李隆基便問起他在昭文館裡讀書的情況。
李璡哪愛聊這個?他還是個小孩呢,誰家小孩喜歡被考校功課。
但三叔是聖人啊,當著聖人的面他不敢不答。於是戰戰兢兢地答了,生怕自己像堂兄李嗣直那樣挨訓斥。
李隆基很滿意,笑著誇他聰悟敏慧。李成器謙虛了幾句,李璡便覺找到機會,請求三叔許可他明年隨父王一起巡海州。
“你也想去海州?”
李隆基奇道。
“你一個小娃,去海州作甚?”
李璡有點不好意思。
其實他也不太清楚海州到底有什麼,只是這些日子經常聽到這個地名,年前父王又乘船去了一趟,帶回來不少稀奇東西。
於是在小少年的心中,海州成了一個遙遠而神奇的地方,非常適合探險。
“胡鬧!”
李成器罵兒子。
“去什麼海州!我看你像海州!”
李隆基哈哈大笑,還看熱鬧不嫌事大,當即答應了李璡的請求。
“去,開春的時候讓嗣直與你一同去,正好也讓他出去散散心。”
他這樣說,李成器的心中就是一突,想起最近朝野瘋傳的小道訊息。
傳說老三明年元月便準備立儲,但屬意的儲君並非劉妃所出的長子李嗣直,而是趙氏為他生的次子李瑛。
如果訊息屬實,那元月之後朝堂必然要掀起新的風暴,讓李嗣直出去避避風頭也說得通了。
748可不知道明年開春它又要認領一波新的接待任務,此刻它正指導薛大壯給新挑回來的小豬仔去煩惱。
“統哥,咱真劁啊?!”
大壯盯著懵懂無知的小豬,感覺自己手裡的小片刀有千斤重。
“不然你再讓我練練呢?不是說明年縣裡要發蝗災,蝗災之年豬能養得活嘛……”
他小聲嘀咕道。
“這不正在給你練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