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看著這些資訊,所有的耐旱抗旱植物,有各自的有點,也有各自的缺點。
詳細看著各種特性,回想著初級科技資料中相關的技術。
不得不說,技術倒是真的挺多,但是結合陸羽目前的實際情況,能使用的也就只有兩種。
一種是植物轉基因技術,人工插入來自其他物種基因,創造出擁有新特性的植物。
不過目前的實驗室,還缺少一些進行轉基因實驗的裝置。
比如高速冷凍離心機,讓生物樣品高速分離,且冷凍保持樣品活性。
定性pcr擴增儀,用來微量基因片段的擴增。
定量cr擴增儀,用以擴增的同時對基因片段做定量檢測。
這三樣實驗裝置,都只有普魯士和燈塔國才能生產製造。
其他的像電泳槽、電泳儀、紫外投射儀等等,國內倒是都有。
……
另外一種方法屬於笨辦法,就像以前一篇課文《綠手指》中講述的那樣。
為了培育純白色的金盞花,從金黃色的花中選擇顏色最淡的花作為種子,一代一代培育,每次都選擇最淡的花作為種子,花了二十年,終於培育出純白色的金盞花。
陸羽可以用這種本辦法,在一批植物中找出最抗旱耐旱的作為種子,一代一代培育下去,總有一天會得到適應性最為廣泛的品種。
不過陸羽等不了二十年。
他覺得可以研製出一種無害的生長液,加速這些植物的生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事實上,兩種方法相比起來,自然是植物轉基因技術更好。
第二種方法只能得到讓植物本身的特性加強,不能增加新的特性。
簡單來說,陸羽構想可以透過植物轉基因技術,讓現在這些耐旱喬木具備一些藻類的特性。
不僅可以從土壤裡吸取水分,也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從而得以存活。
要知道,即使是在乾旱的沙漠了,也有至少3的空氣溼度。
如果能夠成功,那麼現在很多地方的荒漠化土地上,都可以種植上這種植物。
不過還沒有經過具體實驗,陸羽也不知道這個構想能不能成功。
……
陸羽沉浸在書本和自己的思路中,渾然不覺時間已經到了要閉館的時候。
聽到鈴聲,陸羽才把書本放回去,向停車場走去。
回家的路上,陸羽還在想著植物轉基因技術,參考科技資料,他覺得自己很有可能能成功。
只是實驗的步驟和細節,還要仔細計劃和推敲。
一邊專注開著車,一邊大致想著,很快就到了家。
進門之後,陸羽進書房,開啟電腦在網上查詢一些實驗裝置的資料。
實驗所需要的大部分裝置在國內都能買到,而且都還很不錯。
只有前面說的高速冷凍離心機、定性pcr擴增儀、定量cr擴增儀,這三樣裝置只能從國外買。
當然說的是高階精密裝置。
雖然也可以定為高精密儀器,卻也沒有在禁止出口名單。
陸羽把各種實驗裝置整理成一份清單,郵件發給了唐致明和劉世昌,讓他們儘快採購回這些實驗裝置。
……
發完郵件,陸羽點了一根菸,想來想去,覺得這個實驗室還是應該建在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