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規劃的人說,到了深秋,北岸新區無論是長得像科技館一樣的大型科幻單體建築,還是各種色彩的矮樓小聚落,只要是人造建築都會被包繞於紅、黃、綠三色樹林中,
紅色可能來自槭樹科,它們的樹葉變紅了;
黃色是闊葉林的葉子入秋變黃;
而綠色則是柏樹、針葉松樹這類四季常綠樹……
所以,無論是經濟生態還是自然生態,北岸新區都絕對不是因為吸引不來商資者們就顯得沒有生機、一片死水,反而是人與自然一派生機勃勃!
對於李竹倩老爹老媽這樣還沒去過北岸新區也沒體驗過當地自然生態和新經濟生態的人來說,如果他們以一個傳統經濟社會執行規則下的老闆、投資者的身份去思考問題,那北岸新區就不是一個好選擇,
畢竟他們還不算小蝦米,而是還掌握一點小生產資料的小魚,
比起他們,他們家店裡那些外來打工的服務員們才是什麼都沒有隻能舞鏟子的小蝦米……
而如果他們把自己代入一條很可能要被大魚吃掉的小魚身份,那自己這條小魚本質上跟蝦米們也沒什麼區別,去北岸新區這個蝦米們構成的大集體和小集體樂園就是個好選擇……
非要上升一下理論的話,他們家這種城市小資屬於典型的不上不下階層……
跟普通人比,他們家有房、有車,即便飯店不幹了,春花路的店鋪也能租出去有不錯且穩定的收入來源,算是有一處能自發生利小資產,絕對屬於人群裡混得好的那部分人;
但如果向上看,跟那些真正有錢、無論經濟怎麼波動,其自身資產、財富都持續增長,也就是說要持續吃掉別人的那種大魚比,他們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而已……
這就導致李竹倩的父母思考問題時跟毫不猶豫想要去北岸新區發展的李竹倩本人不同,
他們一面有作為小魚吃蝦米時的舒適生活記憶,另一面也有被大魚吃失去美好生活的擔憂,
也就是典型的軟弱性和搖擺性……
看著老媽做回主駕的真皮座椅中陷入思考,竟然不接話了,李竹倩一邊著急開車門一邊說道:
“哎呀,您在這兒慢慢想吧,晚上回家跟我爸再好好商量商量,馨寧那邊還在排隊等我過去呢!”
“沒心沒肺的……”聽著關車門的聲音,她老媽喃喃道,而後就坐在車裡,想起曾經遇到過的那些套路騙局,總體上利用的都是人們“沒有所以無所謂,有了才會患得患失”的心理,所以要先給人點甜頭才能上鉤……
自己現在何嘗不是因為嚐到了做小魚的甜頭所以不想放棄這種生活?
要是自己現在混得也像其他打工人那樣,估計以自己和他爸兩個人的性格,早就毫不猶豫的帶著孩子跑去那個北岸新區,搞自建房開小飯館了吧?
未完待續……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