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邊跨江後的直線距離還不到7公里,這麼短的距離肯定不能建一段高鐵,再弄兩個高鐵站,所以目前,短途輕軌是最合適的。
本來,齋小果上一世做過一次短途磁懸浮,覺得正適合他們這種情況,所以他最開始是想修一條短途磁懸浮來著,
不過人家說沒必要……
因為這不到7000米的距離,對於時速400到500公里的磁懸浮和時速100公里上下的輕軌來說,區別只是1分鐘到還是4分鐘到而已,
所以根本沒必要為了那短短的3分鐘時間多花那麼多錢,而且還提高了工程難度和工期。
再說,城市內輕軌已經十分成熟,執行和維護難度都更小。
決定修輕軌後,另一個問題就是到底用高架還是像地鐵一樣從地下挖過金邊河,
對此,他們果斷選了前者。
主要問題還是工期短、難度低,
反之,如果像地鐵一樣挖隧道,是要從金邊河或者說金漢江下面一路挖過去的,
沒必要徒增施工難度、工期、成本,以及風險,現在的高架輕軌完全可以滿足聯大的需求。
師生們下了課要去校企那邊,校園都不用出,來到東北角這裡就能上車,幾分鐘就能到達對岸產業園;
回來也是如此,實習完下班,幾分鐘就回了學校,該幹嘛幹嘛,什麼都不耽誤,
速度甚至比平時在校園裡下課後要換教室還快。
雖說已經是很低調、保守的選擇,可這條“跨江輕軌通勤線路”專案在送到市裡面審批的時候,還是讓人家一臉懵逼……
臥槽?你們聯大竟然要為了師生通勤,修一條點對點的輕軌?
為了輕軌跨江還要修個跨江橋,上層走輕軌,下層走腳踏車和步行健身那種?
奢侈了吧?買兩輛大巴做通勤不好嗎?
你們是不是有錢沒處花了?
好在邊河市作為二線吊車尾城市,正樂得有這種建設呢,
尤其還是不用市裡面動用自己的財政……
還有就是,這條輕軌跟立交橋一樣,是直接沿著聯大東門外面那條公路邊,一路架到江邊然後過江的,所以下面根本不涉及拆遷問題,
雙柱高架上因為只有一條鐵軌來回往返,所以並不寬,
下面是已有公路和綠化帶,相當於在已有公路上多了一條直線立交橋,整體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即便如此,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有人提出過擔心,
那就是這條通勤用輕軌到底是算公共交通還是私企通勤線路的問題,
因為它雖然沒擠佔其他公共交通等資源,但事後會不會有民眾提出異議,說這是有錢人為所欲為……
最終,討論的結果是,這不是問題……
未完待續……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