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燕》各年齡段通吃的屬性,讓人們自發地在網上組成了自來水小管道,
再加上週圍已經觀影過的人都在強烈安利,那些還沒看過電影的人們便被種了草,跑去買票。
結果這些人發現,無論是自家附近的影院,還是常去的商圈影院,一週內的電影票都已經售罄,只好往後排……
院線這邊的排片也從最初的兩週變為三週,三週變為一個月,這樣可以直接連到過年期間的賀歲檔,連著賺兩撥錢……
於是乎,《歸燕》的票房從首日1.7億,迅速衝破2億,然後就是這一世少數十分叫座的影片才能達到的單日票房3億以上!
3.15億,3.47億,3.86億,
在達到單日票房4.37億的最高峰後,又逐漸迴歸每天3億多的票房,並開始趨穩,
上映頭十天的票房加在一起,已經超過35億!
這回,新聞標題們開始用了感嘆號……
當然了,輿論方面也不可能全都是一面倒的叫好,
在那些專業的影評機構、影評自媒體和影評人中,也有少數陰陽怪氣、甚至直接說《歸燕》是垃圾的存在……
因為這一小撮人在一眾叫好聲中實在過於顯眼,搞得齋小果這個沒太關心此事的人都發現了他們,
他本來還想看看這些人的評價,找找片子到底哪些地方還有缺陷,
結果到評分網站這一看,那些打了一星的人評論都差不多,還有不少跟複製的一樣,就是單純的噴,什麼男主長得醜,女主太矯情之類的。
這就有些奇怪……
齋小果為了摘取成功果實,很早就吸收過調查能力方面的知識經驗,後來又吸收了頂級大佬身上摘取的挖掘資訊方面的成功果實,現在這方面的能力已經爐火純青,
他隨手就調查了一下這幫人是哪方勢力買來的水軍,怎麼造勢水平這麼差,也不多花點心思……
原來,是因為《歸燕》給院線賺了錢,增加了拍片量,於是就擠佔了其他一眾爛片的賺錢機會。
而這其中,有一部花大價錢請來頂流鮮肉組cp拍出來的大爛片,名字巨長,像句詩,但內容卻像是在給觀眾們喂屎……
也難怪不好看,錢就沒花到最關鍵的地方……
那對主cp和副cp的出場費加在一起,就花了9位數!
是的,別的什麼都不算,光給四位頂流的出場費就已經過億了啊!
之前有過大夏頂流鮮肉出場費的排行榜,頭部穩穩停留在8位數,碾壓包括漂亮國在內的全球影星,
所以那4個人加一起過億不算誇張。
別人家拍電影,一般請一兩個頂流就差不多夠意思了,可以吸引到足夠的流量和票房,
然而,這家叫做灰羽傳媒集團的公司,竟然一口氣請了四個頂流,組出兩對cp!
整部戲就是四個人透過排列組合的方式分分合合、吵吵鬧鬧的組cp,最後終於定下兩對,就算是完美結局了……
而且灰羽傳媒同樣瞄準了賀歲檔之前這段幾乎沒什麼競爭對手的空白小檔期,結果卻被聯大傳媒的《歸燕》給徹底碾壓掉,
本想收割一波的灰羽自然非常不爽……
當然,灰羽傳媒集團作為行業內的頭部資本,檯面上的代言人爽不爽只是其次的,讓資本賠了錢才是死罪啊!
所以幾個檯面上的代言人雖然不爽,但也只是買了點水軍,外加發動那四個頂流的粉絲一起黑《歸燕》而已,影響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