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得儘量讓消費者們聽著舒服。
鞋子樣品除了發給本校老師和學生們上腳體驗之外,還發給了一些專門給運動鞋做測評的自媒體。
發的時候還把這款鞋的材料樣品、鞋子各部分拆解開的版本一併給人家寄了過去,方便人家做測評的時候直接拿給觀眾們看效果。
他們自己這邊也拍了鞋子從設計到誕生的片子,比如裡面有改造非牛頓流體材料時,在實驗室用小鋼球從高處下落,實驗材料緩震屬性的這些素材。
這一世還沒有把非牛頓流體、碳板等材料應用到量產休閒運動鞋的先例,他們這款鞋子可以說是破天荒的獨一份,
這要是放在外國運動鞋大牌身上,不把頭批新品的價格頂到1299元甚至1599是絕對不會甘心的……
策略自然是趁著新品、新技術剛上市階段,先讓價格上探一波,
首先肯定是為了多賺錢,
二是能測試一下消費者的價格承受度,
然後還能順便塑造一下自家品牌高階、昂貴的品牌形象,讓人有種穿了他們家的鞋出去倍兒有面子的感覺……
大不了事後再打折降價唄,還是可以賺到幾百元價格區間那部分消費者的錢……
然而,齋小果卻並不準備這麼幹,跟洞洞鞋策略一樣,他堅持只將限量版定價到千元以上,而將普通版本定價在599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旋鈕快速綁縛系統成本更高些,定價在669元。
這個價格的前提還得看銷量能否把韓震材料和碳板材料這些研發、製造成本攤薄……
事實上,因為最開始就有研製方向,所以這款鞋子出貨量只要上了20萬雙,那麼平攤到每雙鞋子中的緩震材料,算上研發在內的總成本就會低於100夏元,
碳板材料也差不多。
其他的鞋底、鞋面織物、粘合劑等材料,加上工廠製造費用等成本林林總總加起來,平均到一雙上的成本需要100元。
但是還有店面租金、營銷之類的費用呢,起碼要200元,這還是在齋小果和聯大自帶流量不用玩命四處做廣告的加成下才這麼低的……
否則的話,去看看其它品牌,甚至有很多產品營銷費用才是大頭……
最終,這些成本加起來差不多就要一雙鞋子佔去500元,
所以定價599元幾乎就是個成本加上一小部分利潤的價格,比起那些運動大牌動輒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的品牌溢價要良心的多,絕不是那種打著國潮名號實則質量、品質、誠意都不夠,純粹為了收割一波的操作。
齋小果想的是,先讓人們把這款鞋穿到腳上,享受到它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他並不擔心上一世類似小米手機後期遇到的那種,因為自身一直以來“價效比”定位,導致人們認為它就應該便宜不應該往貴了賣的矛盾。
齋小果認為,得等自己有了類似晶片那種技術壟斷型產品,全世界獨一份愛買買不買滾的水平後,才有資格出去割韭菜……
而且割誰還得分物件,肯定不能劫貧濟富,或者在外國賣的比本國更便宜、更良心不是?
未完待續……
作者的話:
“感謝之前‘邪眼’、‘鑽一原楠楠’、‘夢空零’和‘淺笑心柔’等幾位同學的推薦票,謝謝!”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