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這篇企業查宣傳頁兼使用說明,從用知學網舉例查詢企業資訊開始,第一頁放出來的是知學網的基本資訊,包括網址、電話、公司地址,註冊資本實繳資本、納稅人識別號等,
大部分網民都是掃過一眼後就直接翻到下一頁;
第二頁是企業架構圖,
用不同顏色的框線圖,清清楚楚地標出股東和持股比例、各個高管的人名和職務、對外投資和分支機構等;
第三頁,股權穿透圖,
是知學網透過智慧程式挖掘出的深層股權結構,也就是誰控股知學網,而知學網又控股了誰,同樣是一目瞭然的框線圖;
第四頁,企業受益股東,
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個最受益股東:陳山和張雪豔,二人還是夫妻關係……
第五頁,風險分析,包括自身風險、周邊風險、預警提醒、風險等級等。
事實上,如果直接登入聯大企業查平臺,上面還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知學網的其他資訊,比如可以反映經營情況的近期招聘人數,或者智慧財產權申請數量等專案,不過那些資訊不是此篇說明的重點,為了不讓人們產生資訊輸入疲勞,所以簡單介紹完一些基本資訊後,這篇說明就開始直接上乾貨重點:
對於知學網最受益股東,同時又是公司控股鏈盡頭最終受益人,陳山和張雪豔二人的分析!
看完這兩人的過往,就會知道齋小果和韓玉哲調查完二人為何都會感慨了……
如果說黑料這個詞略帶貶義,有種為黑而黑的含義的話,那這二人的資料本身就是黑料……
因為根本不用故意去黑啊!他們的資料本身就跟黑料似的好嗎?!
公開資訊顯示,陳山擁有31家公司,張雪豔擁有16家,其中二人共同擁有的有13家。
二人起家,靠的是在20年前,收購了一家叫做步方藥業的所謂夕陽公司,收購花費了2300萬元。
既然說的是起家,顯然他們不是已經身為有錢人,然後去買了家企業,那樣的話不叫起家,叫有錢人玩投資……
這2300萬的出資人不是夫婦二人自己,而是另一個叫丁三山的人……
有意思的是,丁三山出了全部的錢,卻只佔股90,陳山和張雪豔二人佔了剩下的10。
因為聯大企業查的平臺身份,所以這裡只給出了客觀資訊,沒有做主觀評價,所以對於這波操作,人們是自行翻譯成了白話文,意思就是:
陳山和張雪豔本身沒有資金來收購,只是幫著牽線完成這次收購,
作為掮客或者說中介,他們拿了10的好處費算是佣金,
這就是他們第一桶金的來歷!
問題是,一般來說,越貴的東西,中介費越低,租個房可能收10中介費,可買個幾千萬乃至上億的東西,很多時候也就收取1以下的費用啊?不可能還按10收費吧?
再說了,他們憑什麼有這種門路?有這門路還叫白手起家嗎?!
這操作怎麼看都讓人感覺,他們夫婦兩個比那個出了收購資金的有錢人水更深啊?!
這時,聯大又適時地給出了另一個資訊:
當時,步方藥業市場估值是1.9個億,不是2300萬!
而且還有其他好幾家公司前來競價收購!
雖然聯大企業查只給出資訊,不參與主觀判斷和刻意引導,但是個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下,競價收購不說要遠高於1.9個億,起碼不可能出現反向競價、看誰便宜,最終用2300萬成交吧?!
其實,齋小果查到的非公開資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