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萬小時法則沒?”
眾人點點頭,
齋小果又問:
“既然努力一萬個小時就能成大牛,起碼在某個領域內能成大牛,那為什麼很多人不去做呢?”
有學生說:
“因為很多人的環境無法支撐他們努力一萬個小時,進而變成大牛啊!”
齋小果道:
“沒錯!很少有人擁有努力就得到回報,然後刺激自己更努力的正反饋環境,在正迴圈中不斷進步,
於是大部分人還沒堅持100個小時就放棄了……
在這種外部環境不滿足成功所需的各種必要非充分條件下,只有極少數擁有極其強大毅力和自律性外加一點運氣的人,才能彌補上這部分缺失,走到最後。
而這樣的人卻又很可能在其他方面過於偏執,
畢竟存在即是矛盾,不可能強大的偏執力只反映在好的一面,卻沒有不好的一面。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想盡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正反饋環境,讓他們的人生之路像盤山路一樣,可以在努力爬就能上升的環境中逐步踏上巔峰。
然而很多人沒條件修盤山路啊!甚至根本都不知道還有盤山路可以走……
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的老師和家長也不知道,沒告訴過他們,只能靠自己勢單力孤的推著石頭硬往山頂爬,
結果爬幾步就滾落下去,再爬幾步,又滾下去……
習得性失敗後,就自我放棄了……
說得好聽點也可以叫變得豁達、成熟,
大家沒事自嘲為屌絲、自貶為廢柴,很多就是這種情況……
這說的還是本階層內有山坡可以爬的情況,
要是想跨越階層,那就是頂著塊石頭爬根本沒有坡的垂直懸崖……
也不是沒成功的,比如你們看到那些出身平凡的商業大佬,
但其本質都是‘家國和諧’,給他們鋪平了道路才做到的。
家,是指自己的小家,比如還不錯的家庭、學校等生活環境;
國,是指國家這個大家,是整個社會處於快速完成三次工業革命的上升期。
國這個大家,用滾滾大勢,把懸崖炸平,變成了坡地,
家庭這個小家,用生活上的小環境,在坡地上有意無意地給孩子們創造了爬上山坡的路,
於是他們看上去做成了普通人做不成的事,成了人們口中的大佬。”
聽完齋小果的話,一個胳膊上滿是紋身的女學生感同身受地拍著桌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