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笑社》第三期錄製的時候。
節目組還專門弄了拉洋片的道具和箱子。
那一期是郭家班徒弟下山去賺錢,有印象的觀眾還記得,有一個打工的專案就是拉洋片。
而現場的王九隆、張九嶺,以及後臺的秦霄閒等人,都記憶深刻。
現在想想,還是非常的懷念。
只可惜秦默那期是餘家班的考官,沒有下山玩去,自然也沒看到這拉洋片的專案。
“他也唱!”
秦默接著說道,“京八張,怯八張,或各式各樣的水箱子、推片兒、蘸畫兒,唱法不一樣,但是很俏皮。”
周九涼問道:“來一個?”
“我給您來個怯八張裡的《闖王起義》!”
秦默說著,張口就唱:
“哎,再往裡邊兒再看喲,又一層喲~”
“大清以上啦,那是大明嘍~”
“大明坐了十六帝喲,末帝崇禎喲~不大太平~”
“三年旱來三年澇,米貴如珠喲~價往上邊升~”
“有錢的人家賣騾馬,沒錢的人家賣兒童~”
“黎民百姓就糟了塗炭嘍,倉倉次不隆冬倉~”
“出了個英雄喲~叫李自成唉~”
這一唱完。
掌聲再度響徹。
臺下的反應很是熱烈,叫好連連。
周九涼點著頭道:“不錯,挺有那味兒的!”
“不同的洋片有不同的唱詞!”
作品進入尾聲,秦默開始攢底,“但基本的演唱語言都是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
“那您還有別的唱詞嗎?”周九涼問道。
“再給您唱個俏皮的,也是怯八張裡的,叫《誇美人》!”
這個名字一出來,就聽到觀眾叫好。
感覺上就比《闖王起義》要更受歡迎。
“哎,再往裡邊兒再看噢~”
秦默怕大家誤會,唱了一句便解釋道,“這個起頭都一樣!”
“是!”
周九涼說,“您繼續!”
“您吶細留神兒~”
秦默接著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