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吳瀟,你炒股?”李嬸有些驚訝。
吳瀟指了指外面停著的路虎:“對啊,看見沒有,這輛路虎,就是我炒股賺的。”
吃完飯,吳瀟掃碼付款,走的時候還對李嬸再三的強調:“記住,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做,還有,牛肉蓋飯和番茄圓子的料一定要多備一點,要不然賣空了,你要少賺不少錢的。”
李嬸將信將疑的目送著吳瀟上了路虎,這才轉身對著老伴說道:“老馬,今天備菜的時候,多備一倍的紅燒牛肉的料。嗯……”
李嬸又咬咬牙:“……多備兩倍的料。”
……
進入操作間,吳瀟活動了一下筋骨,再次檢視了一下盤面。
距離開盤還有一段時間。
吳瀟看了一下股評家們的分析。
股評專家的分析有個特點,那就是分析的股票當天很大的可能性會漲,而且漲幅不小。
但是跟風的散戶卻很難賺到錢。
這是有套路的。
正常的股票交易都是實行t+1的制度,也就是股票買了當天不能賣,必須要第二天才能賣,這就是t+1。
而股評專家當天點評的股票,當天都會漲,而且漲幅不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方面是莊家要拉高出貨,一方面是因為聽了股評,大量的散戶湧進來,推高了股價。
而且,股價越漲,散戶們也會買的更快,更多。
因為散戶們生怕買晚了,股票封住了漲停板,那就買不到了。
而且股票一直漲,晚一點買,股價就漲起來了,再買就少賺不少。
這樣就助推了股票上漲,間接的也驗證了專家的正確性。
所以,專家薦股的當天,跟進的散戶幾乎都賺了錢。
但是這個錢只是賬面上的盈利,因為股票並沒有賣出去。
而等到第二天,股價多半會回撥一點。
這個時候,還是有很多的股民還在盈利。
這個時候,老手就會果斷出手賣掉,獲利了結。
但是更多的人卻不會賣。
因為昨天的股價比今天還高,散戶們心裡都覺得昨天的股價賣了才划算。
這就是錨定效應。
因為覺得不划算,就會觀望,等待。
結果,股價步步下挫,散戶就被套住了。
還有一種錨定效應,比如股價18塊的時候,散戶覺得價格高,不敢買。
但是等到股價一波上漲,漲到了25塊,然後又跌到了19塊。
股民這個時候覺得19塊很便宜,馬上就會入手抄底。
這也是錨定效應的一種。
18塊貴,19塊便宜,股票價格的高低,完全取決於人的感覺,這就是錨定效應。
喜歡從炒股到五千億富豪請大家收藏:()從炒股到五千億富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