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慶也喊了聲:“大哥早!”
“妹夫早!”樹林趕快回應。
錢豆豆說:“元慶!你去看看紅鬃馬吧!給它添點草料,帶它去飲點水。”
錢樹林說:“不用了,我都看過了,你們快去吃飯吧!”
趙元慶昨天才來,談不上開火做飯,這不是說做就做的事,得慢慢來。所以還是去錢樹林家吃的。飯後錢豆豆就回屋了,一會兒,手拿一個包包又回來了。她對著錢樹林倆口子說:“哥哥!嫂嫂!這是我們給你們的。”說著把包包遞到孫福林手裡。接著說:“我們把城裡的房子賣了,再也不回去了,你這房子就歸我們了。將來錢龍長大了,我們再為他蓋新的。”
包包沉甸甸的,有100塊大銀元,孫福林開啟看了一眼,忙說:“豆豆!這不好吧!”說著她看著錢樹林。
錢樹林忙說:“妹夫、妹妹!這用不著,這房子本來就是爸媽給你住的,怎麼還給哥的錢呢?”
錢豆豆說:“哥!話不是這麼說的,我是嫁出去的女,哪有資格要爸爸媽媽留下的東西?”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只有孝敬父母的分,可沒有分家產的權。父母死後,女兒是沒有分家產的權利的。而如今趙元慶把自家房子賣了,來投靠妻舅,房子的錢還是要出的,不過用不著100塊大洋,20塊就夠多了,山裡木屋便宜。
趙元慶看出來了,給這麼多錢,錢樹林是絕對不會收的。就對錢豆豆說:“我看這樣吧,給一半,我們留一半,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錢樹林說:“妹夫!給一半也多了,就是把它賣了,也賣不到20塊大洋"又對孫福玲說:“玲玲!你就拿20塊吧!好像不拿是不行了。”
孫福玲聽了丈夫的話,從包包中取出20塊,就把包包推給了錢豆豆。錢豆豆也看了看趙元慶,意思是問:怎麼辦?
趙元慶說:“好!就聽大哥的,今後一切都聽大哥的!”錢豆豆拿過包包再一次回房了。
趙元慶說:“哥!今天我就想去附近鎮上看看,你去嗎?”
趙志珍說:“爸!我也要去!”錢樹林還沒有回答趙元慶,這小姑娘倒是先說了。
錢樹林略微思考了一下說:“去吧!我今天有空。”於是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坐馬車出發了。
山城小鎮並不大,就是有幾家商店而已。還比不上一個大村。估計人口不足500,房屋不滿百家。小商店到是齊全,生活用品樣樣俱到。主要買的人是趙元慶,錢樹林也買了一些。趙元慶想買些大米、麵粉,錢樹林說:“元慶!不用,家裡都有,麵粉不就是小麥磨成的嗎?小麥家裡有。”在錢樹林的再三阻攔下,趙元慶就沒有再堅持了。
吃的、用的,買了一大堆,花了不少錢。可沒有給趙志珍買一點東西。說是小孩子吧,都快讀書了,想來想去,趙元慶是給她買了一個小算盤,供她學習用。於是乎,又趕著馬車回家了。馬車剛到家門口,就看見從房屋裡跑出兩個小孩:一個是約10歲的小男孩,一個象小珍珍大小的女孩,異口同聲的喊:“爸爸!”
錢樹林忙介紹:“這是你們的姑父!那是你們表兄錢龍兄妹”錢龍兄妹,又連聲喊了聲:“姑父!珍珍!”
趙志珍明白了,原來他們是自己的表兄、表姐。忙叫:“龍哥!鳳姐!”。錢鳳只比趙志珍大三個月,這個她聽媽媽說過。所以她得叫錢鳳姐姐。
錢樹林說:“你們快下來幫忙拿東西!”
錢豆豆也從屋子裡出來了,她對在房子裡玩的趙志寶說:“叫爸爸!”趙志寶也顯得高興的樣子,一步一步地走到門口喊:“爸爸!”又喊了:“姐姐!” 錢豆豆則又快速的把他抱起讓開一條路。因為拿東西的大人小孩都進屋子裡來。當然,錢樹林沒有進右屋,他只拿了給自家買的幾樣東西。清理一下東西,也就到了開飯時間了。
這一下八方桌剛好坐滿。錢樹林、趙元慶坐上,緊挨著錢樹林下手的是孫福玲母女,西邊下手是錢豆豆母子,與兩個大人對坐是錢龍與趙志珍。
錢樹林說:“元慶!今天人都到齊了,是不是咱兄弟喝一口?”
趙元慶沒有說話,錢豆豆說:“元慶!你就陪哥哥喝一口,熱鬧熱鬧!”
趙元慶說“慶祝什麼呢?”
錢豆豆說:“慶祝我們喬遷之喜呀!”
“對,對!喬遷之喜!”趙元慶馬上反應過來了說。
錢樹林很是爽朗,從後櫃中拿出一瓶自釀的高粱酒,兩個小杯,把木塞拔下,給兩個小杯滿滿的倒上酒。頓時,滿屋子飄蕩著酒香。他自己從中拿起一杯,端在手中,趙元慶也趕快拿起一杯,錢樹林說:“祝你們喬遷大喜!為你們安居樂業乾一杯!”說罷一飲而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元慶也一飲而盡。並說了一聲:“謝謝哥哥、嫂嫂!”
安居是安居了,可樂業還不成。趙元慶是辭了工作而來的,要找到工作後,才能說樂業呀!既然大哥提起了這事,就有話可說了,趙元慶悻悻地說:“哥!我現在還沒有工作呢!怎麼樂業呀?”
錢樹林又拿起了酒瓶,給各自的杯裡倒滿了酒說:“工作不是問題,有文化還怕沒事情做?再來乾一杯!”這是第二杯了。
趙元慶原來是在縣機關乾的小文書,在那黑暗的統治下,幹什麼都受氣!況且他只是一個抄抄寫寫的文書而已,受的氣就更多了。他不會溜鬚拍馬,所以是沒有前途的,他不願意受哪些窩囊氣。
最沒有前途的國民黨,快要完蛋了,到處打仗,生活實不安定。國民黨的殘軍敗將到處禍害百姓,他很害怕!他自覺得,沒有能力改造社會、改變社會。於是選擇了逃避的道路——他選擇逃進深山的路。
3、議辦學校
錢樹林也沒有理睬趙元慶的不樂,又給他到了第三杯酒說:“我們這裡就是缺文化,山溝裡的孩子想上學真是比登天還難。你和我妹妹都是有文化的,何不在適當的地方,辦個學校。來!為未來的老師們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