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喜背後有姚衣授意,在讓利上有很大的自主權,更重要的是,要家網現在擁有‘學術圈’專案的光環,是開發商們趨之若鶩的物件。
在‘學術圈’內的樓盤價格比其他地方來的高,二手價格翻上一倍已是大眾心甘情願接受的事實,這樣的利潤,讓所有的開發商都為之心動。
有了這張王牌,潘喜順利的說服了兩家開發商老總,讓他們將捂住的新盤轉讓給了要家中介代理。
捂盤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本,現在有了姚衣參與建設第二個學術圈的承諾,這兩家開發商老總當然是順水推舟,回攏資金的同時,開始準備學術圈專案的樓盤開發。
按照姚衣的吩咐,潘喜依舊都走銀行按揭貸款模式,三十億資金僅作為兩成首期款進行支付,前後貸款超過一百二十個億。
這個數字看上去很嚇人,可兩週過去後,潘喜的團隊已成功售出了大半新房房源,三十億資金回籠之事已進入流程,無非是週轉週期導致一些本利成本的開銷而已。
過兩年,等另一個限售政策體系落地之後,這套操作模式已經不再可行。
如今卻是還有這空擋。
剩下價值二十億的房源,潘喜沒有繼續消化,反而是按照姚衣的指示,選了幾家聽話的中介公司,將剩餘的房源分給了他們,讓他們賺取一部分佣金,分潤了大概四億的利潤。
經此一役,要家網賬面資金高達四十五億。
潘喜底氣十足,繼續接觸海淀區還在捂盤的開發商,同時放出訊息,第二個學術圈專案即將選址,有意的開發商不妨多聯絡,共商大計。
這麼一來,還在捂盤的開發商頓時坐不住了,在潘喜這招引蛇出洞的計謀下,將剩餘的十三家新盤如數吃下。
十三家新盤總價值超過四百億,即使是銀行貸款,潘喜仍然需要支付八十億的首付款資金。
剩餘的三十五億依舊是突破口。
就在此時,第一期嚐到甜頭的中介公司主動向要家網提供資金,八家中介公司湊了將近三十億資金,與要家網一同拿下十三家新盤的二手交易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剩餘的五億資金缺口是北宮鋆提供的,他自從承包國防小學建設後,三天兩頭上電視被媒體採訪,算是實現了名動天京的夙願。
北宮鋆自己沒什麼本事,可看人的眼光倒是毒辣,他一眼就看出姚衣這樣的人將來絕對前程無量,一直憋著勁想要和姚衣套關係。
他聽到要家網有五億資金缺口,心中大喜,知道自己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來了。
現在姚衣名聲在外,風投公司恨不得塞錢給要家網,他必須趕在這些人之前,獲得姚衣的人情。
他立刻聯絡姚衣,表明可以拆借五億資金給姚衣,並且表示不用一分錢利息。
姚衣只是沉吟了幾秒鐘,便答應了他的要求,不過不是以拆借形式週轉五億資金,而是以投資的名義接納。
既然北宮鋆願意釋放善意,姚衣也不願讓他空手而歸。
王輝感嘆道:“這個北宮鋆看上去大大咧咧毫無心機,一直被很多人譏笑為傻帽兒,沒想到看人倒是挺準。這次投資給我們,恐怕也要賺個幾億回去。”
這種投資回報率堪比炒股,不,比炒股還要瘋狂得多。
在上漲期內,二手市場交易幾乎屬於穩賺不賠的專案,只是看最終售價的高低,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
姚衣淡然道:“有的人運氣好,有的人能力強,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王輝道:“消化了這批房源,公司賬面資金估計要超過百億。”
姚衣道:“這批房源消化時間最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你告訴潘喜,我們吃完了肉,得讓所有和要家網合作的中介都吃到了湯。”
王輝笑道:“潘經理從小混江湖,知道這個道理的。”
做老大,最重要的不是逞兇鬥狠,而是要有小弟,而且要有讓小弟吃上飯的能力。
姚衣的要家網想要接手天京中介圈的老大位置,就必須讓出部分利益,餵飽這些小弟公司,讓他們站在自己身邊。
這不是名義上的靠攏,必須形成利益關係構建的捆綁。
在商界裡,只有利益關係不會輕易破裂。
實際上,這件事已是大勢所趨,板上釘釘。
大家都心知肚明,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
2011年的春天,要家網在天京掀起了第二場風暴。
天京中介公司洗牌的時間到了。
&n.